德國Day 10一整天都在柏林,其實我對柏林沒有多大興趣,因為光想到要看一堆建築跟聽歷史故事,我頭都暈了,重點是網誌要花很多心力去查這些歷史故事。飯店販賣柏林電視塔造型的香水,雖然我喜歡買香水,但是這個沒有很吸引我!
到處可看到的柏林熊擺飾,不過有點重,所以我放棄了
我們來到菩提樹下大道(Unter den Linden),它是一條位於德國首都柏林、歐洲最著名的大街之一。從布蘭登堡門往東出發,由巴黎廣場開始便是著名的菩提樹下大道。這條由四排菩提樹形成的林蔭大道,串起了柏林的靈魂,也是歷史上普魯士及德意志炫耀國威的地方,許多壯麗雄偉的建築在大道的兩側競相爭豔著,那裡有柏林藝術學院(Akademie der Künste)和著名的阿德龍飯店(Hotel Adlon),向東延伸1.5千米經過宮殿橋(Schlossbrücke)和柏林博物館島(Museuminsel),直到高聳的柏林電視塔(Fernsehturm)。它是柏林市中心的交通樞紐,並且將不計其數的重要景觀和名勝連接在了一起。作爲傳奇性的首都景觀大街,它有很多動人的歷史故事。接下來我們就一一來介紹吧!
我們盡責的Tony哥立刻跟我說這裡有一間星巴克,其實眼明手快的我早在前一天就買了城市杯了!
阿德龍飯店(Hotel Adlon)是德國柏林的一座豪華酒店,位於菩提樹下大道西端的巴黎廣場,歷史上的阿德龍飯店曾是歐洲最著名的酒店之一。它於1907年10月24日開業,皇帝、皇后和許多貴族參加開業典禮,此後長期為柏林的社交中心。正對著布蘭登堡門和歐洲被害猶太人紀念碑。聽說物理學家愛因斯坦也住過阿德隆,並喜歡靠著窗對路人打招呼。外觀上,阿德隆是一棟不折不扣的新古典主義建築,一九四五年一場大火將它夷為平地,後經重建得以恢復原貌,柏林人引以為傲的老地標再次吸引世人的眼光。愛因斯坦是第一位入住阿德隆的諾貝爾獎得主,但不是最後一位,前後共住了六位,包括德國小說家曼恩、劇作家霍普特曼、英國詩人作家吉卜林、挪威探險家南森及愛爾蘭文豪蕭伯納。麥克傑克森在2002年將兒子舉出陽台外的舉動,也是在阿德龍飯店。
巴黎廣場(Pariser Platz)是德國首都柏林市中心的一個廣場,位於布蘭登堡門內,菩提樹下大街的西端,西面布蘭登堡門外是大蒂爾加滕公園。1814年3月,普魯士和盟國的軍隊在擊敗拿破崙後占領巴黎,為慶祝這一勝利,而將此處更名為巴黎廣場,是該市的主要焦點之一。從霍亨索倫王朝到德意志民主共和國,所有政權都在此舉行凱旋的軍隊遊行。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由於空襲和炮擊,廣場周邊的所有建築都變為瓦礫堆。巴黎廣場的廢墟上唯一殘存的建築物就是布蘭登堡門,被東柏林和西柏林政府所修復。戰後,由於柏林圍牆的修建,這個廣場完全荒廢,成為分割城市的死亡地帶的一部分。1990年,柏林重新統一後,達成廣泛的共識,認為巴黎廣場應該重新成為精美的城市空間。大使館要遷回,旅館和藝術館要恢復,要鼓勵有聲望的商號在廣場周圍興建。
周邊是美國和法國大使館
建於1789年的布蘭登堡門是柏林最重要的地標,近30年來因為柏林圍牆的興建,使布蘭登堡門成為資本主義與共產主義兩種不同政體的有形界線。布蘭登堡門高26米,寬65.5米,深11米,是一座新古典主義風格的砂岩建築,以雅典衛城的城門作為藍本,設計者是普魯士建築師朗漢斯。這座4層樓高的希臘新古典主義式建築,正反面各有6根多立克柱支撐,兩側還有較矮的石柱長廊延伸出去,在城門之上矗立著由四匹戰馬所馳騁的勝利戰車和女神,氣勢宏偉壯觀。建於1791年的布蘭登保門,是為了紀念腓特烈大帝勝利歸來的凱旋門。然而,在200多年來的政權更迭中,拿破崙的鐵蹄曾在這裡無情地踏過;普魯士的將士們曾在這兒慶祝德意志帝國的統一;納粹的軍隊也曾經在此遊行校閱;而在被蘇聯統治時期,城門上插著的是鐮刀與鎚頭的紅旗。隨著柏林圍牆的興築,這座命運多舛的城門也跟著封鎖,代表著分裂與敵對,直到1989年東德政權瓦解之後,城門才又再度開放,成為德國和平統一的象徵。
布蘭登堡門因為其位於柏林的正中央,所以當權者總喜歡將之視為展示權力的象徵。這裡也見證了所有歷史:拿破崙的勝利遊行、納粹的遊行與希特勒可怕的演說、冷戰時的無人區、甘迺迪的來訪、雷根的演說以及柏林圍牆倒塌後自發性的街頭慶祝活動。所以布蘭登堡門是來柏林一定會造訪的景點,沒來故別說你來過柏林
冷戰時期,布蘭登堡門恰巧成為東德與西德之間的無人區,象徵著被偷走的自由。1987 年,美國總統雷根在此發表著名的演說〈推倒這堵牆〉,他說:「戈巴契夫總書記,如果你要尋求和平,如果你要為蘇聯和東歐尋求繁榮,如果你要尋求自由,就到這扇門來吧。戈巴契夫先生,打開這扇門。戈巴契夫先生,推倒這堵牆!」兩年之後,德國人民推倒了這堵牆,1989 年 11 月,第一批「Ossies」(東德人)穿過布蘭登堡門尋求自由。從此之後,布蘭登堡門不僅象徵和平,也象徵自由。布蘭登堡門的興衰史見證了德意志民族的興衰史。從歷史意義上說,這座門堪稱是「德意志第一門」和「德國凱旋門」,象徵著普魯士王國的崛起和德意志帝國的第一次統一和興盛。
布蘭登堡門由 12 根各 15 公尺、底部直徑 1.75 公尺的多立克柱式立柱支撐著平頂,東西兩側各有 6 根,依照愛奧尼柱式雕刻,前後立柱之間為牆,將門樓分隔成五個大門,正中間的通道略寬,是為王室成員通行設計的,直至德意志帝國末代皇帝威廉二世 1918 年退位前,只有王室成員和國王邀請的客人才被允許從布蘭登堡門正中間的通道出入。
布蘭登堡門上方的四馬雙輪戰車同樣蘊涵重要的歷史,門頂中央最高處是一尊高約五公尺的勝利女神(希臘神話中的尼刻,羅馬神話中的維多利亞)銅製雕塑,女神張開身後的翅膀,駕著一輛四馬兩輪戰車面向東側的柏林城內,右手手持帶有橡樹花環的權杖,花環內有一枚鐵十字勳章,花環上站著一隻展翅的鷹鷲,鷹鷲戴著普魯士的皇冠。雕塑象徵著戰爭勝利,雕塑是普魯士雕塑家沙多夫的作品。這尊青銅雕像描繪了戰車上的希臘和平女神厄瑞涅 (Eirene),手持普魯士杖與老鷹,駕駛著四馬戰車。法國占領柏林後,這尊雕像被拿破崙作為戰利品運送至巴黎,而在滑鐵盧戰役之後,德國則以勝利之姿將這尊雕像迎回柏林。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盟軍奮力阻止蘇聯在此升起旗幟,因此擊碎了厄瑞涅女神像;然而,隨後又有另一場暴動。所幸,經過徹底的修復後,這座戰車又恢復了過去昔日的青銅光彩。
與布蘭登堡門門樓相連的南北兩邊翼房曾用於守衛和關卡,柏林城牆拆毀後被改建成敞開的立柱大廳,以便和布蘭登堡門的風格相一致。1989 年是柏林圍牆建造後的第 28 年,在東德和平轉變的框架下,11 月 9 日柏林圍牆倒塌。12 月 22 日,在超過十萬人的歡呼聲中,時任西德總理的赫爾穆特·科爾由西往東走過布蘭登堡門,東德的最後一任總理漢斯·莫德羅在門的另一端迎接科爾,標志著布蘭登堡門再次開放。隨後隔離區被完全拆除,德國人民在布蘭登堡門前的柏林圍牆上跳舞慶祝。1990 年 10 月 3 日,德意志民主共和國(即東德)併入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即西德),完成了德國的統一。
柏林市政府認為汽車廢氣將導致砂岩構造的布蘭登堡門損壞,而且汽車通行將破壞布蘭登堡門前巴黎廣場上的安靜和秩序,所以布蘭登堡門是不允許機動車通行。
六月十七大街連接布蘭登堡門和Ernst-Reuter廣場,為柏林的東西中軸線。採用這個名稱是為了紀念1953年6月17日的東柏林起義。兩旁枝繁葉茂的地方就是大蒂爾加滕公園(Großer Tiergarten)
馬路上清楚看到柏林圍牆的痕跡
柏林圍牆倒塌雖然是在我10歲時候的事,但我對於這則新聞印象非常深刻,沒想到28年後我會來到德國(不小心透漏年齡了)
大蒂爾加滕公園(Großer Tiergarten),是德國第三大、柏林第二大市內公園,小於同在柏林的滕珀爾霍夫公園。
我們穿過大蒂爾加滕公園來到新國會大廈,幾乎快要取代布蘭登堡門而成為新柏林地標的新國會大廈,歷經火焚及二戰後遭到廢棄,最後根據建築設計師諾曼·福斯特的方案重建,與原本古典主義的國會大廈是同一棟建築,其保留原來的仿古典主義外牆與圓形拱頂
在英國知名建築師諾曼·福斯特(Norman Foster)的巧手打造下,國會大廈戴上了一頂極其美麗動人的圓弧玻璃穹頂
國會大廈的山牆題著「獻給德意志人民」DEM DEUTSCHEN VOLKE的字樣。著名的建築師和工業設計師彼德·貝倫斯使用當時流行的安色爾體塑造了這三個詞。詞本身是用1813年至1815年拿破崙戰爭末期繳獲的兩門大炮的鑄鐵被熔化後造的。
玻璃穹頂是高科技的玻璃輕鋼架,可以自然採光、自然通風,整座國會大廈頂部鑲鉗的片片太陽能光電板,所產生的熱能,會被儲存在地底 300 公尺的地下溫水層儲存,等待天冷的時候再送回議會大廳內,搖身一變成為暖氣空調以及熱水供應。另外,就連艷陽高照的夏日時光,室內所用的冷氣,也是源自於寒冬低溫時儲存在地下 60 公尺的冰水儲存層。德國的綠建築風景,實在是讓其他國家們個個望塵莫及。(有興趣者可閱讀此文章 「綠得很民主」──德國國會大廈,一棟會呼吸會思考的「活建築」 )
後來設計的拱頂吸引了許多來訪者,成為了柏林的一個標誌,仔細看紅圈處其實是有人在上面走動。
360片反射鏡組成的聚光錐體宛如一顆璀璨鑽石般閃耀扣人心弦,甚至還能順著迴旋步道來到穹頂的最高處,透過無障礙視角的玻璃,俯視眼底下國會大廳內的點點滴滴,一目了然。(圖片取自壹週刊)。可惜我們沒時間一窺究竟,這就是跟團的缺點呀~~~
從圓弧玻璃穹頂導光、汽電共生發電系統和太陽能發電等全數加起來,竟然可以提供整座國會大廈將近九成的電力及熱水供應,國會大廈因此成為讓德國人引以為傲的綠建築界大老。
國會大廈前一片綠油油的草地是遊客駐足逗留的地方
國會大廈對面白色建築是德國總理府( Bundeskanzleramt),為德國總理的辦公室所在地。
六月十七大街連接布蘭登堡門和Ernst-Reuter廣場,為柏林的東西中軸線。採用這個名稱是為了紀念1953年6月17日的東柏林起義。在這條大街的中段有巨星(Großer Stern)交通環島,中間矗立著勝利紀念柱(Siegessäule),該柱是為了紀念普魯士的勝利,1938至1939年從國會大廈前遷往此處。
頂端的勝利女神維多利亞雕塑
數條大街交匯於大蒂爾加滕公園中央的勝利紀念柱,交匯處的環路和勝利柱組成「大角星廣場」。
蘇維埃戰爭紀念碑(soviet war memorial)~位於特雷普托公園 (Treptower Park) 內,見證了柏林戰役的史實,公園還修建有埋葬著 4000 多名戰士的蘇軍陣亡將士墓。這個戰爭紀念碑當年是由蘇聯的雕塑家所設計,體現的是蘇聯解放者的思想,以張顯蘇聯紅軍在柏林戰役的戰功。不過在 1990 年代開始,東歐各國陸續脫離蘇聯陣營之後,許多作為蘇聯象徵的紀念碑曾被移出了公園。在那個群情激憤的蘇維埃戰爭紀念碑已經完全恢復原狀。
歐洲被害猶太人紀念碑(Denkmal für die ermordeten Juden Europas),亦稱為浩劫紀念碑。美國建築師Peter Eisenman在柏林市中心廣達1.9萬平方公尺的土地上,豎起多達2,711塊高大的水泥石碑,一如起伏如波的露天叢林,更像是灰色的血淚印記,深深鐫刻在德國這塊土地上,靜靜伴隨德國的每一天。 紀念館的規劃與成立,當初皆備受爭議,好不容易才在1999年獲得議會支持,開始動工興建,於2005年5月正式對外開放。來自世界各地的參觀者,穿梭在那高高低低、宛若墓碑的石林間,他們漫步、感受、沉思,體會無情殺戮的沉重。猶太人大屠殺紀念館已受外界肯定,是座令人感動且意義深遠的重要建設。 石碑紀念廣場下方的檔案中心,採文物展覽方式,向民眾闡述猶太人的苦難命運,不僅藉著不同背景的家族故事,反映大屠殺前該民族各階段的生活境遇,也將納粹霸權在歐洲進行的迫害活動,一一以歷史紀錄影片和照片呈現,警惕世人切勿重蹈覆轍。
遊客在水泥石碑中走動,每天有不同的時間開放大家到地下室參觀,裡面有著關於屠殺的詳細資料。
冰冷的感覺讓人有種說不出的感慨
波茨坦廣場(Potsdamer Platz)是德國柏林中部一個重要的廣場和交通樞紐,以其西南方25公里處的城市波茨坦命名,此處原是前往波茨坦的舊道路通過柏林城牆處的波茨坦門。曾經有一個多世紀的時間,波茨坦廣場是歐洲最繁忙的交通樞紐和商業中心。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此處被徹底摧毀成為廢墟,隨後在冷戰時期,柏林圍牆在其原址上將其分為兩半。但自柏林圍牆倒塌以後,再度發展為該市閃耀的新的核心和新柏林最顯著的標誌
柏林圍牆(Berliner Mauer)是德國分裂期間,東德政府為了防止人民逃到西德,環繞西柏林邊境修築的全封閉的邊防系統,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產物,當時德國是戰敗國,蘇聯、美國、英國和法國依據《雅爾達密約》,將德國分割成四個占領區,西南邊屬於法國、南邊為美國、北邊為英國,成立德意志聯邦共和國(簡稱西德);東邊的蘇聯占領區則成立德意志民主共和國(簡稱東德)。以將其與西德領土分割開來。始建於1961年8月13日,全長167.8公里,最初以鐵絲網和磚石為材料,後期加固為由瞭望塔、混凝土牆、開放地帶以及反車輛壕溝組成的邊防設施。
柏林圍牆倒塌、東西德統一,就像是骨牌效應一般,促使其他東歐國家走向民主化,蘇聯政權也在兩年後解體。柏林圍牆原址僅有少部分存留,其餘幾乎被拆除殆盡。有三處較長的存留:一處在尼德爾克爾新納大街,位於波茨坦廣場和查理檢查站之間,長約80米(如照片)。另一處較長的存留是在施普雷河沿岸奧伯鮑姆橋附近,存有大量塗鴉,通常被人稱為東邊畫廊。第三處位於 Bernauer 街北部,為部分重建的圍牆,並在1999年改為紀念場所。一些柏林圍牆的單塊牆體和瞭望塔也分散在城市中。而這道牆後面是蓋世太保(納粹國家秘密警察)總部。
希特勒授命希姆萊建立秘密警察組織,這就是在人類現代史上臭名昭著的“蓋世太保”,如今是「恐怖地帶」博物館的所在地,裡面展覽著納粹的暴行。註 : 蓋世太保是德語“德國秘密警察”(Geheime Staatspolizei)的縮寫『Gestapo』的音譯。
查理檢查哨(Checkpoint Charlie)是冷戰時期柏林圍牆邊東德與西柏林進出的一個檢查點。該檢查站通常為盟軍人員和外交官使用。從這個檢查哨往北去,即進入民主德國的首都東柏林,反之往南則是進入聯邦德國的西柏林。柏林圍牆拆除後,此檢查哨一度被拆除,而後又被復建,成為柏林旅遊的重要景點。現在和檢查哨並存的,正好是一座柏林圍牆博物館。館內一句箴言說的好:「逃亡為發明之母」,為了從東德逃往西德,人們想出各種令人匪夷所思的逃亡方式。從挖地道、坐熱氣球,到藏在皮箱裡、藏在喇叭裡,有人順利奔向自由,有人則不幸葬身鐵幕,而這一切都見證著關於圍牆的淚水與辛酸。
其實當初所有的崗哨站是用字母標示,美軍為了強化辨別,用了A=Alpha, B=Bravo, C=Charlie, D=Delta來作命名,而這個站輪到 C,所以查理這個名字就這樣出現囉。
立牌面向東柏林的一面,貼有美國陸軍士兵照片
立牌面向西柏林的一面,貼有蘇聯紅軍士兵照片
隨著柏林圍牆倒塌、東西德統一,查理檢查哨也沒有存在的必要了。現在的檢查哨早就不如昔日戒備森嚴,載滿觀光客的大型遊覽車常把哨前塞得水洩不通。
為了讓遊客拍照留念所雇用的軍人扮演者,今天負責的是美國大兵
要跟士兵拍照必須付費,不過我已經忘記幾歐了,而且是要一個人付一次錢,他們看管非常嚴格,千萬不要想蒙混過去
付費後把相機交給負責拍照的工作人員
二十幾年前還是風聲鶴唳,士兵真槍實彈守候檢查進出圍牆的人士,現在卻是遊客爭相拍照留念的景點
地上柏林圍牆的痕跡
是不是覺得這個車子很可愛?建築物的屋頂陳列著一輛小車,也就是柏林牆上畫的那種車,「特拉比」(Trabi)是它的暱稱,真正的名字叫「特拉班特」(Trabant),直譯就是「衛星」。這是東德開發生產一款家用小轎車。這款車前後各兩個座位,總重量不能超過600公斤,最高時速80公里,車體必須是人造材料,不能是鋼材。因為西方世界對蘇聯和其管轄區停止了鋼鐵出口,東德鋼鐵奇缺,汽車工業萎靡不振。只好不斷尋找替代材料。最後使用熱固性塑膠替代鋼鐵製造汽車車身,第一批小汽車就這麼誕生了。
Trabant被視為東德和東歐集團的象徵。在西方國家,雖然Trabant的諸多缺點成為嘲諷已覆滅的共產主義政權的笑柄,但是卻成為許多收藏家的收藏品
柏林圍牆倒塌時駕車湧入西德和西柏林的東德人幾乎全部駕駛此車。
位於尼古拉廣場附近的紅色市政廳,名稱來自它紅色的外觀,而並非過去代表共產主義的紅色東德政權。這座前身是教堂的建築,建於1861到1869年,是仿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樣式,由Hermann Friedrich Waesemann設計。它模仿了托倫(今屬波蘭)舊市政廳,以及法國拉昂聖母院。目前作為柏林市長的辦公室,中間的塔樓高約97公尺。
柏林圍牆較長的存留處之一~施普雷河沿岸奧伯鮑姆橋附近,這裡存有大量塗鴉,通常被人稱為東邊畫廊東邊畫廊(英語:East Side Gallery)是德國柏林磨坊街(Mühlenstrasse)柏林圍牆上的藝術作品展示區,該段柏林圍牆沿施普雷河一側修築,此處長度大約1.3公里,是柏林圍牆碩果僅存最長的一段。該地成為了流行的自由象徵和紀念地。該段柏林圍牆因靠近東柏林市區分界線,亦被稱作「腹地牆」(hinterland mauer)。東邊畫廊收錄了1990年在柏林圍牆東側繪製的105幅繪畫作品。2009年5月全面修復時,作品中的三分之二被損毀破壞,三分之一被非營利組織保護起來。
位於東德境內的舊首都柏林被分為「東柏林」和「西柏林」,「西柏林」雖然屬於西德,卻處於東德境內,當時蘇聯為逼迫西德放棄「西柏林」,不但阻斷交通,也故意斷水斷糧;但舊首都對西德人民來說意義非凡,不願就此放棄,幸好靠著美英法等國以飛機把物資送入「西柏林」,才不至於讓「西柏林」被占領,成為「海中孤島」。由於柏林圍牆把西柏林地區如孤島一般包圍封鎖在東德範圍之內,因而也被稱之為「自由世界的櫥窗」。它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德國分裂和冷戰的重要標誌性建築,也成為了分割東西歐的鐵幕的一個象徵。1989年東歐國家發生了一系列政治變革,鄰國波蘭和匈牙利政府的政策也發生了變化。在數周的抗議活動後,1989年11月9日東德政府宣布允許公民申請訪問西德以及西柏林,當晚柏林圍牆因故在東德居民的壓力下被迫開放。隨後數周中欣喜的人群鑿下柏林圍牆作為紀念品,1990年6月東德政府正式決定拆除柏林圍牆。柏林圍牆的倒塌為結束統一社會黨的獨裁統治,東德政府的倒台以及兩德統一鋪平了道路,一年後的1990年10月3日兩德最終統一。
1989年11月9日,由於當時有大批東德人經匈牙利和捷克斯洛伐克逃往西德,新東德政府開始計劃放鬆對東德人民的旅遊限制,在翌日生效。但由於當時統一社會黨中央政治局委員君特·沙博夫斯基(Günter Schabowski)誤解政策,在直播的國際記者會中宣佈,「即時」(sofort, unverzüglich)取消所有外遊限制,導致數以萬計的市民走上街頭,拆毀圍牆,整個德國陷入極度興奮狀態。此事件也稱爲「柏林圍牆倒塌」,雖然圍牆不是自己結構倒塌,而是被人為拆除,沙博夫斯基的新聞發布會馬上成為了當晚西德媒體的重要新聞,這則新聞當時在台灣也轟動一時。事實上,雖然東德政府確實有取消限制的計劃,但並非即時生效(我只能說這真是一個美麗的錯誤)。當時的柏林人爬上柏林圍牆,並且在上面塗鴉,拆下建材當成紀念品。11個月後,兩德終於統一,成為「柏林圍牆倒塌」後的最高潮。
柏柏林圍牆建起後,上面逐漸出現了大量塗鴉作品。由俄羅斯藝術家德米特里·弗鲁貝爾(Dmitri Vrubel)創作於20 年前的《兄弟之吻》,可算是其中最著名的。《兄弟之吻》描繪的是前民主德國領導人艾里希·昂納克(Erich Honecker)和前蘇聯領導人布里茲涅夫(Leonid Brezhnev)嘴唇對嘴唇的親吻,帶有很强烈諷刺意味。多年来,這幅塗鴉已經成為柏林著名的旅遊景點。
2009年德國政府為了紀念柏林圍牆倒塌20周年,將舉行一系列活动,其中也包括對剩餘的柏林圍牆進行整修。令人遺憾的是,柏林圍牆上著名的塗鴉作品《兄弟之吻》也將隨之消失。弗鲁貝爾在得知成名作將消失後,感到很遺憾,不過他從畫作的歸屬方East Side 畫廊獲得了3000 歐元的補償,而且還被邀請將來重新繪製一幅《兄弟之吻》。也就是說這一幅並不是最原始的那一幅。
這副塗鴉好有親切感,因為畫的是日本富士山
為了禁止東德人逃往西柏林,甚至還有第二道圍牆,厚15 公分的水泥牆可以抵擋車輛的撞擊。柏林圍牆將一座城市分為兩半,美國、蘇聯兩方在此對峙,無數的家庭被迫拆散,各種悲慘、不幸的故事隔著這道牆真實上演,冷戰期間的重要標誌性建築,見證許多生離死別。
這道高牆把柏林一分為二,也把這座城市分割為兩個不同的世界。東德人民想要翻越柏林圍牆的方式無奇不有,挖地道、游泳,甚至跳樓。根據波茲坦近代史研究中心的學術研究指出,柏林圍牆從興建到 1989 年倒塌的 28 年間,確定至少有 125 人命喪圍牆邊,大部分罹難者的年齡介於16歲到35歲之間,其中有一半是在圍牆剛建立的前五年,因為想要逃到西柏林,而遭到射殺。
施普雷河~如果順利翻過圍牆,還必須游過這條河才能抵達西柏林
想不到連這裡都有愛情鎖的蹤跡
奧伯鮑姆橋(Oberbaum Bridge)是柏林的施普雷河上的一座雙層橋樑,建築師將其設計成北德哥特磚砌建築式樣。它連接過去被柏林圍牆分割的腓特烈斯海因和十字山兩區,已經成為柏林統一的重要標誌。
在柏林圍牆馬路對面的柏林賓士體育館Mercedes-Benz Arena Berlin
在柏林就是不管走到哪似乎都會看到柏林電視塔
柏林大教堂 (Berliner Dom)是德國最大的新教(基督教)教堂,也是全德國最大的新教教堂,位於德國柏林市中部博物館島的東端。曾是德意志帝國霍亨索倫王朝(Haus Hohenzollern)的宮廷教堂。柏林大教堂建於 1895 年至 1905 年。早在 1465 年,柏林大教堂的現址附近已經有一座教堂,當時是霍亨索倫王家宮殿的一部分。1747 年在柏林大教堂現在的位置上,約翰·鮑曼(Johann Boumann)設計建造了一座巴羅克式風格的大教堂做為普魯士王室的宮廷教堂1822年被卡爾·申克爾(Karl Friedrich Schinkel)改造成古典主義風格。1894 年,德國皇帝威廉二世下令拆毀這座教堂,並由尤利烏斯·拉什多夫(Julius Raschdorff)重新設計建造了帶有文藝復興式風格的柏林大教堂,也是象徵霍亨佐倫統治的宮廷教堂而被建造。教堂由產自西西里的花岡岩,搭配外觀豐富的雕刻裝飾而建成,包括教堂頂部的穹型屋頂在內,高達 114 公尺,作為基督教新教的大教堂,這樣才能與羅馬的聖彼得大教堂相抗衡。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柏林大教堂遭到嚴重破壞。經過戰火嚴重的破壞,這座教堂後來較為樸素的被重建起來。圓形的屋頂和之前相較,被簡化的重新搭建,連十字架在內,現在的教堂則是高達 98 公尺。
柏林大教堂是一座雄偉的壯觀的建築,文藝復興式的華麗建築,走在菩提樹大道下時便可見到其佈滿銅綠色的大圓頂。
1999年成為世界文化遺產的博物館島(Museumsinsel),毫無疑問是柏林最重要的資產,因為這裡不但匯集了全市最重要的幾個博物館,同時博物館島每年為柏林吸納進成千上萬的觀光人潮,更是柏林經濟發展的一大功臣。 博物館島之所以被稱為島,是因為這塊區域周圍剛好被施普雷河所包圍,形成一個如牛角般形狀的市區內島,從島的最尖端開始,羅列著柏德博物館、佩加蒙博物館、舊國家美術館、新博物館和舊博物館,5座美麗的藝術殿堂連成一氣,其中又以佩加蒙博物館最負盛名!
博物館島上的第一座建築是 1830 年的柏林舊博物館(Altes Museum)。
舊國家美術館~展出柏林國立博物館的古典主義、浪漫主義、比德邁厄(Biedermeier)、印象主義及早期現代主義藝術作品。建築的風格糅合了古典主義晚期和早期新文藝復興建築的風格,旨在體現藝術、國家和歷史的統一。因此建築的後殿具有教堂的特點,建築的大台階具有劇院的特徵。在大台階的頂端有一座弗雷德里克·威廉四世的騎馬雕像
幸好沒有要去參觀這些博物館,不然我真的也醉了
新博物館興建於19世紀中葉,但在二戰中被完全毀壞,後來才重建,廊柱上面的彈孔就是當時留下來的
博物館島上最負盛名佩加蒙博物館 (Pergamon Museum),於 1930 年建成,是博物館島上最年輕的新古典主義式建築,囊括希臘、羅馬、巴比倫和中東伊斯蘭等文物的歷史殿堂。
2004年,由貝聿銘設計的博物館新翼完成。
新崗哨(Neue Wache),現又名「德意志聯邦共和國戰爭與暴政犧牲者紀念館」。位於德國柏林市菩提樹下大街北側。由卡爾·弗里德里希·申克爾(Karl Friedrich Schinkel)所建造,始建於1816年,為一座新古典主義風格的建築。1818年完工,最早曾作為普魯士王儲所屬部隊的崗哨,自1931年開始作為紀念館使用。1918年德國廢除君主制及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前該建築一直作為王室衛隊的崗哨使用,1931年起用於紀念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陣亡的普魯士戰士,政府決定進行改建並加有天窗。此時其名稱為「陣亡戰士紀念館」。二戰結束的幾個月前曾被轟炸損毀。1960年,德意志民主共和國政府修復了新崗哨,並將其闢為「法西斯主義和軍國主義受害者紀念館」,由國家人民軍弗里德里希·恩格斯警衛團值守。1969年東德成立20周年之際點燃了「長明焰」。德國統一後,1993年新崗哨被重修並更名為「德意志聯邦共和國戰爭與暴政犧牲者紀念館」。
柏林洪堡大學(德語:Humboldt-Universität zu Berlin,HU Berlin),是德國首都柏林最古老的大學,於1809年由普魯士教育改革者及語言學家威廉·馮·洪堡及弟弟亞歷山大·馮·洪堡所創立,是第一所新制的大學,擁有十分輝煌的歷史,對於歐洲乃至於全世界的影響都相當深遠,該校後因二戰緣故,而與柏林自由大學誕生關聯密切。柏林洪堡大學2012年6月入選為11所德國「精英大學」之一。柏林洪堡大學在二次世界大戰之前,可以說是世界學術的中心。洪堡大學: 洪堡大學是柏林最高的學術殿堂,此大學所提倡的是學術自由以及建立德式大學的制度。此一作法影響了19、20世紀德語世界的大學教育至深至遠,但也因為如此才孕育出了獨立思考的德國大學生,並且誕生的無數的哲學家與科學家。
許多知名學者、政治家都在這邊留下了他們的身影,洪堡大學誕生了40位諾貝爾獎獲得者,像是首任德國總理,有鐵血宰相之稱的俾斯麥(1815-1898)、物理學家愛因斯坦、德國詩人海涅...。洪堡大學的教師陣容十分強大,其中最有名的就是物理學家愛因斯坦
看完這些讓我頭昏腦脹的建築,也讓我的血糖急速降低,其實來德國吃的餐點都不怎麼合我的胃口,不過它們的沙拉都還不錯吃,不愛吃拉沙的我幾乎都吃光了
期待的香烤肋排上桌,考得剛剛好的肋排鮮嫩多汁、香味十足,口味根本像是台灣的,是我這趟德國之旅印象最深刻的一餐
餐後的提拉米蘇
路上的裝置醫術
曾經是歐洲最大的百貨卡迪威百貨公司Kaufhaus des Westens (KaDeWe),是世界上最高檔百貨公司之一,也是德國規模最大、歷史最悠久的百貨公司,我們下午也來這裡逛了一下,但是台灣的百貨公司實在是豐富多元,所以這裡面真的可以讓我買的東西不多
柏林愛樂樂團(Berliner Philharmoniker,簡稱柏林愛樂),德國管弦樂團,成立於1882年。普遍認為柏林愛樂是世界級的管弦樂團
介紹完這些歷史遺跡我真的覺得好疲勞呀~~腦細胞大概死掉一半了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