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茨坦(Potsdam),是德國布蘭登堡州的州府,其北部與柏林相鄰(到柏林市中心約26公里)。二萬九千多平方公里的布蘭登堡州把柏林及這個迷你首府團團衛護著,若不是因為擁有盛名,一般人可能會將之誤認為柏林的小衛星城鎮。這個最早見於公元九九三年德國文獻的古城,在漫長的中世紀只是一個默默無聞的小城鎮。1660年,布蘭登堡選帝侯威廉定波茨坦為陪都營建宮室而發展。當時成千上萬的法國新教徒受到迫害,威廉接納了這些備受宗教摧殘的人,其中約有兩萬名遷居波茨坦。這些新教徒中有許多是商人和各行各業的手工藝名匠,他們把故鄉所學的知識和技能應用於波茨坦的發展,給這座古城的興旺繁榮注入生機。十八世紀初,是號稱「軍人國王」的腓特烈威廉一世擴軍備戰時期,波茨坦變成皇家衛戍部隊的駐地,軍人曾佔全市人口的四分之三,成為一座名副其實的軍人城市。1740年其子腓特烈二世成為普魯士國王,是為腓特烈大帝,在歐洲政治舞台上曾顯赫有名,不僅繼承了乃父的雄心霸業、到處攻城掠地;而且還富有哲人的文采,興建了豪華的夏宮,公務之餘常到這裡與藝術家、哲學家槃桓。在他的建設下,波茨坦成為皇室居住地和普魯士的軍事、文化中心,地位幾可媲美國都,最終並成為「普魯士的凡爾賽」,與柏林一樣記錄了普魯士、第二帝國、第三帝國的興衰榮辱。

無憂宮05.JPG

波茨坦是一個人口不多卻非常美麗的城市,室內有將近30座大大小小的皇宮,而我們來參觀的就是在波茨坦最有名的無憂宮,是德國最美麗的皇宮之一

無憂宮04.JPG

無憂宮(Schloss Sanssouci),源自於法文的sans(無)-souci(憂慮),意指國王可在宮中無憂無慮、逍遙自在。因坐落在沙丘之上,故又有「沙丘上的宮殿」之稱。為布蘭登堡地區波茨坦最著名的霍亨索倫家族(Hohenzollern)宮殿。西元1745年至1747年根據普魯士國王腓特烈二世的草圖,設計洛可可式小型夏日宮殿。這個設計並由建築師喬治·溫徹斯勞斯·馮·克諾伯斯多夫(Georg Wenzeslaus von Knobelsdorff)授權。到西元1840年至1842年,普魯士國王腓特烈·威廉四世將建築物規模再作擴大,並將兩邊側殿延伸。1990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無憂宮宮殿建築與其寬廣的公園列為世界文化遺產,列入原因為:「無憂宮的宮殿與公園,可視為普魯士的凡爾賽宮」。

無憂宮06.JPG

跟施威林城堡一樣,如果要在裡面拍照必須付費,並配戴識別手環

無憂宮02.JPG 

這座華麗的宮殿,位置在波茨坦北郊無憂(sanssouci)園中的東北部,整個園林佔地兩百九十公頃,相當於北京的頤和園,宮前長兩公里半筆直的林蔭大道橫貫東西,與西端的新宮殿相連。坐落在丘巒之上的宮殿,前面是一片以林蔭道為中心的寬敞廣場,兩側有翠綠的叢林,廣場正中是用圓形花瓣石雕組成的大噴泉,泉水如銀練般射向高空,更襯托出宮殿的華麗。

無憂宮11.JPG

1745年山下的空地上被建起了一座巴洛克風格的觀賞花園。從1748年開始,花園的正中心建起了一個帶有噴泉的蓄水池。但令人遺憾的是,腓特列大帝從未能親眼看見噴泉噴水。因為在他的那個時代,還沒有足夠的技術讓噴泉噴出水來。從1750年開始有大理石雕刻成的羅馬神話人物,美神維納斯,商業神墨丘利,太陽神阿波羅,月神黛安娜,生育和婚姻之神朱諾,眾神之神朱庇特,戰神瑪爾斯以及智慧之神密涅瓦和連同具有比喻意義的四元素,火,水, 風,土被放置在水池的四周。

無憂宮18.JPG

無憂宮中的亭子

無憂宮07.JPG

無憂宮08.JPG

腓特烈大帝是歐洲一代軍事奇才,曾在七年戰爭中以一國之力對抗歐陸群雄,並為普魯士贏得最終勝利,就連拿破崙都受他兵法影響很深。腓特烈大帝渴慕法國文化,並與法國大思想家伏爾泰有密切的信件來往,素有「哲學家國王」之稱。無憂宮外觀模仿法國凡爾賽宮,並加入腓特烈個人的愛好,建於一七四五年至一七九七年,前後持續五十年之久,是十八世紀德國建築洛可可式藝術的精華,也是腓特烈大帝留給後人印象深刻的建築。

無憂宮09.JPG

無憂宮著名的園林風景是由腓特列大帝決定在伯恩施泰德(Bornstedt)的南側山坡上建立梯形的葡萄山開始的。在這以前,這只是一塊種有橡樹的小丘。在腓特烈·威廉一世時期,這裡的樹木被砍伐,用於建筑波茨坦市和加固泥濘的沼澤地帶。1744年8月10日腓特列大帝下令,將這片當時的「沙漠之山」開墾成葡萄梯形露台。這片斜坡被規劃成六個寬闊的梯形露台。為了達到儘可能的利用太陽射線的目的,牆被建成了以台階為中心的微弓形狀。其中承重牆的牆面被更換,取而代之的則是來自葡萄牙,義大利和法國的單株葡萄藤。在168個玻璃罩子裡面,則被種上了無花果樹。梯形露台的前端則被綠色草坪覆蓋。並被種植上了紫杉樹,和灌木加以分割。120階台階(今天是132階)被建築在中軸線上,這個梯形露台被分成六個部分。

無憂宮19.JPG

無憂宮116.JPG

艷陽高照、氣溫直逼38度,所以我放棄走到最下層的噴泉,因為"下去容易上來難"。如果從噴泉往上看是這樣的,看到這長長的階梯我都醉了(照片取自維基百科)

P1190390_Potsdam_sans_souci_rwk

空拍圖(照片取自維基百科)

Sanssouci-Air

裡面是無花果,外面則是葡萄藤

無憂宮17.JPG

君主制建築特色:為權力和榮耀的象徵,組成部分包括圓拱、拱頂和圓穹,最常使用的建築材料是磚、方形石塊和混凝土,並會對公共建築做些雕刻裝飾,還以一排排的柱廊組成建築物的正面,從建築物規模宏大、結構堅固看來,建築物的確有某種功利、炫耀目的。

無憂宮12.JPG

黃牆、灰瓦、綠色圓頂的王宮,外觀結合巴洛克與古典主義風格,內部的豪華裝飾則是典型的洛可可代表作,是普魯士的夏日行宮,也是波茨坦最引以為傲的建築藝術象徵

無憂宮10.JPG 

腓特烈二世希望在這座夏季宮殿中能讓他暫時遠離宮廷政事,心無旁騖的沉浸在自己的興趣(音樂、哲學)中,他還曾邀請過法國知名的思想家伏爾泰(Voltaire)前來交流討論,可惜兩個人後來鬧翻了

無憂宮13.JPG

整排宮殿的黃色壁面上都有人物的雕像,以及大小形狀一致的落地窗,整體外觀設計非常整齊簡單,跟其他皇宮比起來沒有算是比較樸實的

無憂宮14.JPG

宮殿本身只有一層,但其形如拱門的落地大窗、窗間眾多的雕像,以及在建築中央的大圓頂組合下,充分顯示出宮廷的氣派四壁鑲金、光彩奪目,多用壁畫和明鏡裝飾,輝煌璀璨。東側是腓特烈大帝的會客室、琴室、臥室、工作室和圖書室,琴室中放置著小鋼琴和他喜愛的笛子,牆壁上是名畫家門采爾的油畫「橫笛音樂會」(Adolph Von Menzds)繪吹笛子的情形,這位國王習慣每晚七時在這裡舉行小型音樂會,興起時他會親自吹上一曲。宮殿西側是五間貴賓室,房間以淡綠、銀白、紫羅蘭、淺玫瑰等色裝飾,與典雅的傢俱協調華麗,當年腓特烈大帝與法國思想家伏爾泰交往密切,曾讓他在宮中住了三年。建於一七五五年至一七六三年的畫廊,珍藏一百二十四幅價值連城的世界名畫,大部分是文藝復興時期的名作。宮內各處還有一千多尊以希臘神話人物為主題的石刻雕像。一九九一年八月腓特烈大帝遺體,從西南部皇族發源地霍亨索倫堡(Burg Hohenzollen)遷回無憂宮,東側陽台的墓塚是他長眠處。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倖免於戰火,是國內少數幾個未經戰火破壞的著名建築之一。

無憂宮15.JPG

其實忘憂宮還有的一段傳說。歷史上傳言腓特烈大帝是個同性戀,在他尚未登基之前,曾經跟皇宮中的侍衛有發展出一段感情,而這段戀情曝光後,這名侍衛就被他的父親,也是當時的普魯士國王腓特烈一世處死。有人認為腓特烈大帝之所以為這座宮殿取名無憂,並且親自參與宮殿的裝潢設計工程,是為了紀念這段感情。

無憂宮22.JPG

宮殿的名字以鑲金的字母呈現

無憂宮24.JPG

整體配色非常活潑,給人明亮且放鬆的舒適感

無憂宮23.JPG 

無憂宮26.JPG

藍綠色加上金色裝飾,凸顯出普魯士王室的莊嚴和貴氣,中間是腓特烈大帝的人像

無憂宮27.JPG

腓特烈大帝特別常喜歡狗,據說他不相信人,只相信他的狗(所謂的畜生比人強),所以他養的11隻狗死了之後都葬在皇宮旁,這個石牌就是牠們的墓碑。原本他希望能跟自己的愛犬葬在一起,可惜當時沒能如願以償,但經過種種的流離動亂,他終於如願跟他的愛犬葬在一起

無憂宮31.JPG

墓上為什麼放馬鈴薯呢?18世紀中葉各種瘟疫和災害導致普魯士的作物欠收,腓特烈二世聽說南美洲的馬鈴薯,產量高,容易種,營養價值高,於是引進德國,準備大量種植。但保守的農民認為地下的植物和鬼神有關,不想種植。即使下達命令要農民種植也沒用。1740年,腓特烈二世在柏林郊區,叫士兵種了一大片馬鈴薯,開花結果後派重兵守衛,人民對國王種的寶貝植物非常好奇。腓特烈對士兵說:若有人來偷挖,就睜一眼閉一眼。沒想到人民偷回去種的馬鈴薯,又好種又好吃。於是馬鈴薯的種植才在德國普及,所以在腓特烈二世的墓上到現在還有人獻上馬鈴薯,那為什麼放玫瑰花呢?因為腓特烈大帝喜歡男的!!

無憂宮28.JPG

無憂宮30.JPG

拍照的識別手環要戴在手上

無憂宮33.JPG

無憂宮34.JPG

我們來到無憂宮後面等待入宮參觀

無憂宮39.JPG

宮殿背後的半圓形雙迴廊柱由 88 根柱子組成,靈感則來自於梵諦岡的聖彼得大教堂

無憂宮37.JPG

無憂宮36.JPG

遠方看過去的遺跡

無憂宮38.JPG

無憂宮可以遮陽的地方不多,大家全都集中在屋簷下,不過熱到深處無怨尤,愈熱拍照才會愈漂亮,所以我寧願熱死

無憂宮40.JPG

宮殿內有小畫廊、圖書館、書房、寢宮等12個房間

無憂宮42.JPG

無憂宮44.JPG

不要以為我還能記得這些廳到底是什麼,快2年前的事我都忘光了

無憂宮45.JPG

無憂宮46.JPG

無憂宮47.JPG

無憂宮48.JPG

真是富麗堂皇

無憂宮50.JPG

無憂宮的天花板裝飾

無憂宮51.JPG

怎麼看都不覺得這椅子坐起來有多舒服

無憂宮52.JPG

這椅子看起來很新,不知道是很少人坐過,還是有換過布套

無憂宮58.JPG 

無憂宮55.JPG

無憂宮56.JPG

無憂宮57.JPG

無憂宮60.JPG

無憂宮的音樂室。

無憂宮62.JPG

無憂宮63.JPG

無憂宮64.JPG

無憂宮66.JPG

無憂宮68.JPG

無憂宮69.JPG

普魯士國王菲特烈大帝,這是瑞士肖像畫家最著名的肖像畫之一,亦是被公認為菲特烈大帝最精確的肖像作品。

無憂宮70.JPG

無憂宮71.JPG

無憂宮72.JPG  

無憂宮的音樂室。

無憂宮74.JPG

無憂宮73.JPG

無憂宮75.JPG

腓特烈大帝對於長笛此種樂器,不但親自作曲與演奏,還重金禮聘當時最傑出的音樂家,集合於忘憂宮 (Schloss Sanssouci)以推廣、學習和演奏長笛。

無憂宮76.JPG

無憂宮77.JPG

無憂宮78.JPG

無憂宮79.JPG

無憂宮80.JPG

無憂宮81.JPG

無憂宮82.JPG

無憂宮83.JPG

無憂宮84.JPG

無憂宮85.JPG  

無憂宮87.JPG

無憂宮88.JPG

無憂宮89.JPG

無憂宮91.JPG

無憂宮92.JPG

接下來是五間貴賓室

無憂宮95.JPG

這間是紫羅蘭色調

無憂宮96.JPG

玫瑰色調

無憂宮97.JPG

無憂宮98.JPG

無憂宮99.JPG

無憂宮100.JPG

無憂宮101.JPG

這間是伏爾泰住過的房間

無憂宮102.JPG

兩個人鬧翻之後,腓特烈大帝把他的房間畫上有趣的彌猴作為諷刺,不過看起來好親切喔

無憂宮106.JPG

無憂宮103.JPG

我覺得顏色太鮮豔了,住在這裡感覺眼睛會很疲勞

無憂宮104.JPG

無憂宮107.JPG

伏爾泰的半身像,這是用來紀念他的來訪。

無憂宮108.JPG

感覺每張床都好小張

無憂宮109.JPG

普普風的腓特烈大帝畫像

無憂宮110.JPG

參觀完無憂宮我只覺得觀賞價值大過於實際作用。

無憂宮111.JPG

街頭表演的藝人

無憂宮113.JPG

忘憂宮公園內最具有故事性的建築,就是是北方這座風車磨坊。有一次腓特烈威廉一世登上無憂宮遠眺美景,視線卻被緊挨宮殿的一座磨坊擋住了。不合時宜的“違章建築”讓國王非常掃興,但他畢竟還是愛自己的子民的,他想以一種公道的方式來解決,於是派人前去與磨坊主協商,希望能夠買下這座磨坊。豈料磨坊主人堅決地拒絕了皇帝的請求,理由竟然是:磨坊是祖先留下的,不想賣!就這樣她成了最牛釘子戶。威廉一世皇帝龍顏震怒,立即派警員把磨坊給拆了。想不到磨坊主人居然就在當地一紙訴狀把皇帝告上了地方法庭,判決結果居然是:威廉一世擅用王權,拆毀由私人擁有的房屋,違犯了帝國憲法,應立即重建一座磨坊,並賠償損失。 威廉皇帝貴為一國之君,拿到判決書也只好遵照執行。沒想到時光芢冉,到了腓特烈威廉二世的時代,磨坊主人的兒子因經營不善而瀕臨破產,突發奇想要把磨坊賣給腓特烈威廉二世。腓特烈威廉二世接信後並沒有答應,他認為磨坊之事關係到國家的司法獨立和審判公正的象徵,應當永遠保留。他親筆回信,贈錢給磨坊主人的兒子償還債務,並且將磨坊保留了下來。如今這座磨坊成了德國司法獨立的象徵,代表了一個民族對法律的信念,每年都吸引不少觀光客。矗立著的這座磨坊告訴世界,什麼是真正的司法獨立。

無憂宮114.JPG

歷經了多少代統治者,到現在這個磨坊像紀念碑一樣屹立在德國的土地上,它代表了一個民族對法律的信念,每年都吸引不少觀光者,特別是一些法律專業畢業的大學生,他們以觀摩磨坊為自己從業的必經程式。

無憂宮01.JPG

想不到吧!這棟竟然是洗手間耶!!也太高級了吧!!!

無憂宮115.JPG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田田 的頭像
    田田

    ღ田田的旅行札記ღ

    田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