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完午餐我們開始走威尼斯的行程,這張照片就是威尼斯的地圖 ,看起來就像一隻魚的形狀!來過威尼斯的人都有一個共同回憶,就是很容易迷路,連浩角翔起來的時候也迷路了!導遊一開始就說:迷路了不要怕,站在原地哭她就會來找我們了!其實威尼斯有很多河和橋,很多路都彎彎曲曲的,每條路看起來都一樣,所以走行程的時候我都被搞的頭昏腦脹了!如果自由活動時就要把握大建築物的方向,不然迷路就真的要哭哭了QQ!
當地導遊帶我們往大運河方向走,大運河(Canal Grande)是義大利威尼斯最重要的運河,也是威尼斯主要的水上交通網路的一部份。大運河的一端通往威尼斯潟湖,位於聖塔露西亞車站附近;大運河的另一端則是在聖馬可廣場附近。大運河呈S型,穿過威尼斯的市中心,長3,800公尺,寬30至90公尺,平均深度5公尺。
大運河的兩岸擁有近200棟的建築,其中大部分是13世紀至18世紀的建築,包括拜占廷、哥德式建築、文藝復興建築、巴洛克建築與新古典主義建築,顯露出威尼斯共和國的繁華與藝術。雖然導遊很認真介紹,但是在接下來幾天我都搞混了,現在只能憑記憶來回想這些建築!
往左走會看到由羅瑞丹宮殿(Ca' Loredan)連同法爾塞蒂宮(Ca'Farsetti)組成的威尼斯市政廳
市政廳漂亮的窗戶
ACTV水上巴士
穿梭在大運河的貢多拉
往右走會看到橫跨威尼斯大運河的里阿爾托橋(Ponte di Rialto)~是義大利威尼斯3座橫跨大運河的橋樑之一,也是其中最古老的一座,里阿爾托橋屬於文藝復興風格,也被稱為「白色巨象」,兩旁則是市場及餐廳。
里阿爾托橋最早建於西元 1180 年,在當時是大運河上唯一的一座橋樑,而且是木製的掀起式橋樑。在西元 1444 年因不堪重負而倒塌。在十五世紀中葉進行了改建,擴大了規模;到了十六世紀開始大理石橋的新橋興建計劃,由安東尼·龐特(Antonio da Ponte)所設計,完工於1591年。兩邊傾斜的橋身被引導到中央的門廊。因為這次橋樑工程被認為過於大膽,所以建築師文森諾斯卡莫齊(Vincenzo Scamozzi)預測它將會倒塌。里阿爾托橋後來成為威尼斯建築的代表之一。因為威尼斯的交通路線大都沿著運河兩岸,所以直到19世紀,只有里奧多橋這一座連接2岸。目前大運河上共有4座橋,包括學院橋(Ponte dell'Accademia)、赤足橋(Ponte degli Scalzi)、卡拉特拉瓦橋 (Ponte di Calatrava)。
里阿爾托橋(Ponte di Rialto)大橋長四十八公尺,寬二十二公尺,兩邊飾以雕刻欄杆和拱門,橋上有兩排小商店緊靠著拱門
橋上擠滿來自各地的遊客
走上里阿爾托橋俯瞰大運河往西南方流去
站在橋中央是拍攝大運河的最佳地點
商店、餐廳充斥里阿爾托橋的兩側,讓這裡成為威尼斯主要的旅遊景點之一。
很多明信片都是由里阿爾托橋拍攝
如果是順光一定更美
橋上的商家販賣的面具,雖然很多人來威尼斯都會買面具,但是田田實在是不想把這種東西擺在家裡
我們走過橋的另一頭
莎士比亞的 「威尼斯商人」曾以此處作為故事場景之一
因為要拜託當地導遊幫我拍照,於是我只好幫忙拿旅行社的旗幟了
走過一個拱廊
拱廊上頭有漂亮的壁畫
里奧多聖雅各伯教堂(San Giacomo di Rialto)被認為是威尼斯最古老的教堂,歷史可以追溯至421年。里奧多聖雅各伯教堂並未受到15世紀初一場發生在里奧多區(Rialto)的大火所破壞,後來人們在15世紀末把一個時鐘放置在教堂的入口。
外牆上鑲嵌著宏偉的24小時制的時鐘。
在文藝復興時期,這裡通常被附近集市的商人作為停留朝聖的場所。
老實說我忘記這裡是哪裡了,只知道在里奧多聖雅各伯教堂(San Giacomo di Rialto)對面
這是以前威尼斯共和國共和國用來頒布法令的地方
義大利到處都有賣絲巾
露天販賣的水果攤
我如果自己在威尼斯走路一定會迷路
走出來又看到大運河了
威尼斯的魚市場(Pescheria),已經有將近六百年的歷史了,如今仍舊是最重要的漁貨交易地點,新鮮的魚和海鮮都在這裡出售,不過我們來的時候已經收攤
由安潔莉娜˙裘莉 (Angelina Jolie)、強尼˙戴普(Johnny Depp)主演的《色遇》就設定在義大利威尼斯,這個魚市場也是「色遇」拍攝場景之一
強尼戴普被追殺從二樓往下跳的地方就在這裡
強哥從二樓往下跳
柱子上有許多雕飾增添許多趣味。
實在太多宮殿了,我根本懶得GOOGLE了
黃金宮(Ca' d'Oro)~是一棟哥德式建築,正式名稱為聖索非亞宮(Palazzo Santa Sofia),由康達里尼家族興建於1428年到1430年,是威尼斯的一座古老宮殿,被認為是威尼斯大運河上最美麗的宮殿之一,現在作為美術館對公眾開放。會被稱作「黃金宮」是因為曾經用鍍金來裝飾外牆,即使在今天這些貼在牆上的黃金已經被大水衝走了,它精雕細琢的外觀仍然是威尼斯最美麗的一棟建築。黃金宮的主要立面面向大運河,風格是花枝招展的威尼斯哥特式,在黃金宮的底層有一個凹進的柱廊,可以直接從運河進入門廳,柱廊上方是「貴族層」主人房間的封閉陽台。
來義大利實在連拍風景的時間都不夠,所以人像都是拍一張代表就好!
千萬不要問我這是什麼建築物...因為我也不知道
貢多拉
在魚市的旁邊是里阿爾托市場,這個市場大部分是賣蔬菜、水果、食材的攤位
辣椒粉
番茄乾
香草
官官買了一盒草莓犒賞我們這些無路用的老婆們
到處有人躺著曬日光浴
BJ4...大運河沿岸風光
一整排都在喝咖啡聊是非
如果沒記錯,凹進去的建築就是馬可波羅住過的地方
馬可波羅住過的地方
帥氣的貢多拉型男船夫
還是忘記這是什麼了
官官很想被關在裡面吧
走在里阿爾托橋上
各式各樣面具
聖巴爾托洛梅奧廣場 (Campo San Bartolomeo)
廣場上的哥爾多尼 (Carlo Goldoni) 雕像,他是出生於威尼斯共和國的義大利劇作家
接下來一直九彎十八拐,我都不知道東西南北了
不知道什麼教堂
路旁人家
怎麼拍怎麼美
每個場景看起來都很雷同,也難怪很容易迷路
接下來是要到不能拍照的總督府及聖馬可教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