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 3早上的行程是要前往德國第一高峰楚格峰(Zugspitze),一早起來先到飯店外面呼吸新鮮空氣!
上一篇文章有提到加爾米施-帕滕基興(Garmisch-Partenkirchen)是冬季奧運的主辦地,照片左邊那個長得像溜滑梯就是滑雪跳板比賽場地!美麗的山嵐在群山間顯得夢幻!
德國跟瑞士一樣,家家戶戶跟飯店都用花朵妝點得很漂亮
早上真的夭壽冷的,我預估大概只有10幾度,人家還問我們夫妻是不是到同一個國家度假,為什麼穿著差這麼多,其實真正發瘋的是阿全,只穿著短袖就出來閒晃!
早餐我看到一個我非常想吃的東西Brezel,有人翻譯做蝴蝶餅、普雷結、扭結餅,brezel在德文的意思是「把雙手交叉在胸前」,相傳最早由德國(有一說是義大利)修士所發明,用來獎勵那些學會禱告的孩子們,交叉扭結的形狀就如同兩支手臂交叉於胸前做禱告的模樣,後來Brezel就傳遍了歐洲。田田覺得這個真的很好吃,吃起來的嚼勁很像貝果,愈嚼愈香,有些人會覺得吃起來還好,但是如果來歐洲還是可以吃看看,很多飯店早餐都有提供喔!
德國結後來還衍生另一種不需要發酵的餅乾,據説有一位烘焙師傅在烤Preztel的時候不小心睡著了,導致麵糰水分被烘乾,於是另外一種硬的Preztel就産生了,一般譯成「椒鹽脆餅」,在歐洲各大超市都會看到,在台灣的Costco也有在賣,美國人相當喜歡用這種餅乾來配啤酒或可樂,2002年美國布希總統曾經邊吃pretzel 脆餅邊看電視轉播球賽,結果被餅乾噎著了而昏倒,也因此讓人對這脆餅印象深刻!這一包就是我從德國買回來的,其實吃起來有點鹹,我還是覺得麵包比較好吃!
我們準備前往車站搭乘火車,沿路上很多彩繪的房子
1928年至1930年,巴伐利亞州建造了一條齒軌鐵路,稱為楚格峰鐵路(Zugspitzbahn),從Garmisch-Partenkirchen通往山頂。
牆上有前往楚格峰的路線圖
這趟旅程認識的朋友
路邊的BMW
我們在第一天就跟陳大哥一家人成為朋友,接下來的旅程我們幾乎都一起行動!
Tony發給每個人一份中文導覽
車站門口有提供導覽圖
這張車票是來回的喔,所以千萬不要搞丟了!
我們要搭乘的齒軌火車
車窗可以拉下來一半
我們誤打誤撞坐在火車上山前進的右邊,剛好可以看到美麗的田園景致
BAYERISCHE就是巴伐利亞、ZUGSPITZBAHN就是楚格峰鐵路
天氣好的時候在山腳下就可以看到楚格峰,可惜我們看不到
沿途都是這種美麗風光
就在我伸出相機拍照沒多久車門就關起來了,而我的相機背帶就被夾住了,幸好不是夾住我的手
到了Grainau站之後還要換成另一列火車
火車內都有很明顯的告示讓人知道每一站
火車內部
此時我是強顏歡笑呀!因為此時阿全告訴我另一個壞消息,他忘記帶讀卡機了!我心裡在想,該不會接下來幾天又發現什麼東西沒帶吧!
在德國的狗是很幸福的,牠們是可以跟著主人上車、出入各種公共場所的,狗狗搭乘地鐵要買票。德國對養狗的規定很嚴格,德國養狗需要政府批准也需要繳稅,因為狗會造成髒亂,這些稅就是用來解決狗狗造成問題的經費,牠們一定會植入晶片,主人也需要登記,如果不遵守規定或偷養偷繁殖,就會被重罰主人,所以在德國你看不到流浪貓狗,寵物對他們來說就是家裡的一份子,對於愛狗的德國人而言,養狗代表了更多的責任與負擔,而不是只在家裡養一隻狗那麼簡單的,這一點我們台灣是真的要好好學習!
從這裡之後就會進入隧道直達冰河站
行駛一段隧道後來到冰河站,也是齒軌火車的終點站!
終於有機會拍到全車,之前換車的時候實在太匆忙了
我們走出冰河站外面,真是夭壽冷的,而且風大到把我的頭髮吹成瘋女18年
看到這台BMW X5真的太驚訝了,這可不是廣告海報喔!我看過其他網友的網誌,還換過不少台不同車款的BMW,只是我很好奇怎麼弄上山的!
有看到X5後面那個柱子嘛!這一根藍白相間的高大木柱叫五月柱(Maypole),德文叫做Maibaum,它在所有巴伐利亞很多鄉鎮城市中都會看得到,是當地居民非常重視的傳統文化之一。其實豎立五月柱的傳統並不是只有在巴伐利亞才有,在歐洲許多國家都有類似的傳統,它必需要遵循傳統的程序及規則來完成。自16世紀開始藍白相間的五月柱成為巴伐利亞的固定傳統(註: 巴伐利亞公國的國旗就是藍白色菱形格),直到18世紀開始才在柱身上加上其他的裝飾物。
這個任務使命是由地方上的社團內一群未婚的男女所共同完成。通常開始時社團會先挑選一位熟悉當地木材屬性或本身是木匠的專業師傅作為這任務的領導人,然後其他男人的工作是負責挑選木材,砍伐及搬運,而年輕的女性則是要負責最後階段柱子表面的裝飾美化。要從森林中眾多的樹木中去挑選合適的木柱是一件很重要的事,基本條件是必需為筆直的樹幹及至少超過30公尺以上的高度。當柱身搬回至村落中時,所有村中的男女會聚集在一起大陣仗的迎接它的到來,同時並有傳統樂隊的演奏以彰顯其重要性。在柱子開始準備加工前,必需將所有表面的枝幹清除乾淨,然後用熱水燙洗柱身使其達到理想的外觀輪廓,最後才是上漆及其他的裝飾,全部大功告成後於五月一日正式豎起。每個鄉鎮於五月一日當天豎起新的五月柱後,接下來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年輕男子的責任了,他們必需徹夜不眠,睜大眼睛好好守護著五月柱以免被鄰村的男人偷走,而鄰村的男子也會徹夜不眠的靜靜等待下手偷竊的好時機,彼此間的氣氛非常凝重及緊張。如果真的被偷竊成的話,那失竊的這一方會非常的丟臉的以整車啤酒和食物去贖回,這就是他們有趣的遊戲規則。
當地居民用「五月柱」告訴你這個城鎮的特色、風景名勝、代表建築及食品特產
真的凍到我的臉都僵了,可是之後幾天爆熱的天氣,讓我有點想念這寒冷的氣候!
楚格峰冰川平台
在這裡你可以觸摸萬年不化的冰河
這裡還有一座小教堂~瑪麗亞升天教堂(Maria Heimsuchung),別小看這座小教堂喔,它可是德國海拔最高的教堂
瑪麗亞升天教堂 (Maria Heimsuchung) 距離山頂約 300 公尺,是全德國海拔最高的教堂和婚姻登記處,喜歡與眾不同的婚禮的人,可以爬上白雪皚皚的楚格峰登記結婚,舉行全德國「最高」的婚禮,一定會是永生難忘的經驗。
我趁還沒有半個人來的時候衝到上面
沒多久已經衝上來一堆人了
整個霧茫茫一片,幸好我有心理準備楚格峰本來就不是那麼容易遇到好天氣,而且我這次旅行重點不在楚格峰!
不知道這是什麼建築,但是看它建在這種地方真是可怕,不過德國沒有地震,所以免驚啦!
可愛的造型木椅
這裡還有放滑雪車(不知道正不正確),免費提供遊客使用
這個應該是滑雪車造型,只是看起來怪怪的!!!
接著我們登上冰河纜車(Gletscherbahn),只需幾分鐘就可以登上海拔2962公尺的楚格峰
由於整個霧茫茫一片,所以我們並沒有看到別人口中"驚心動魄"的場景
楚格峰上某個餐廳
山頂是個大平台可容納數百遊客,由於這天天候不佳,在這裡只能看到飄忽不定的迷霧,高峰周圍的自然風貌已被雲霧籠罩住,一切都是朦朦朧朧、隱約難辨的一片世界,連太陽也遮掩到濃霧之中。
楚格峰海拔2962公尺,屬於阿爾卑斯山脈,是德國的最高山峰,在德國巴伐利亞邦,奧地利邊境附近。它的德語名是「Zugspitze」(Spitze的意思是「頂峰」,Lawinenzug或Zug的意思是「雪崩」),由於山峰北側陡峭經常發生雪崩而得名。
現在楚格峰最高點的標誌是右峰頂上的金色十字架
歪頭看著我的不知名鳥兒
這裡有一個販賣紀念品的小店
如天朗氣晴,保守估計可飽覽400個阿爾卑斯山峰,360度俯視德國、奧地利、瑞士和義大利的山巒,享受「一身跨兩國,四國美景在眼下」的快感,然而這樣的天氣每年只有100多天,所以我們沒遇到也算很正常啦!
一下子濃霧散去露出藍天,可是沒一會兒又消失不見,這裡的天氣真是瞬息萬變
楚格峰的準確高度曾經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受到爭議,人們認為它應該在海拔2960公尺至2970公尺之間。目前已經基本達成一致,德國巴伐利亞邦,測繪局完成的最新測繪表明,楚格峰海拔2962公尺。
楚格峰天氣變化莫測,突然間峰頂上的十字架清晰可見,峭壁上有一條鋼索直通到峰頂。
附上兩張天晴時的楚格峰(照片取自維基百科)
剛剛有介紹到的Brezel,我立馬買一個來吃,店員還很熱情跟我合照
短暫停留後我們到餐廳用餐,這個餐廳的視野很好,可惜霧濛濛的天氣什麼都看不到
從餐廳可以看到遊客沿著峭壁爬到楚格峰頂十字架處
這一顆顆長得像丸子的東西我也不知道是什麼
楚格峰頂的郵局是德國最高的郵局,我在這裡寄了明信片給自己還有瘋雯,截自目前只有瘋雯有收到!
看看此時只有0度
吃飽後我們要從另一個路線搭乘艾比湖纜車(Eibsee-Seilbahn)下山
從德國境內和奧地利境內各有一條索道纜車駛向山頂,德國境內的一條在1962年建造,長4450公尺,是德國最高的索道基站;奧地利境內的一條在1989年至1991年建造。我們是由山頂搭乘到山腳下,也因為齒軌鐵路和索道纜車的建造,讓楚格峰成為了旅遊勝地。
遇到山腳下視野愈清晰,美麗的艾比湖(Eibsee)就鑲嵌在一片綠色的叢林中
其實搭火車也可以看到艾比湖,只是上山的時候來不及拍照
搭乘艾比湖纜車(Eibsee-Seilbahn)下山的一路上,依偎楚格峰山腳下如詩如畫的艾比湖始終在眼底
遠處就是艾比湖纜車(Eibsee-Seilbahn)終點
別人拍我、我拍別人
纜車忙碌搭載遊客上、下山
艾比湖纜車站
下一個景點就是我很期待的新天鵝堡,據之前去過的同事表示...她去的時候天氣不好所以根本沒看到新天鵝堡的整體外觀,我不禁有擔心自己看不到!!未完待續。。。
(2015.09.25更新)過了將近2個月,我終於收到明信片了!想不到跟瘋雯的竟然相差1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