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子繞了一大圈之後我們終於進到梵諦岡,其實從羅馬到梵諦岡很近,但是礙於政府的規定,每台車都必須按照規劃的路線進入梵諦岡。梵諦岡(Stato della Città del Vaticano)是位於羅馬西北角高地的一個內陸城邦國家(國中國),為天主教會最高權力機構聖座的所在地,也是教宗駐地所在。作為世界六分之一人口的信仰中心,梵諦岡也是全球領土面積最小的國家,總面積不足0.5平方公里,具體而言,梵諦岡相當於兩個中正紀念堂的大小而已。其前身為教宗國,自1929年起以《拉特蘭條約》確定為主權國家,接受聖座的直接統治,實施政教合一的政治體制。雖然梵諦岡在地理上是一個小國,但因天主教在全球信仰人口眾多,使其在政治和文化等領域擁有重要的影響力。

義大利-羅馬319.JPG

在入口處你會看到一盒盒的箱子,你以為他們在賣箱子之類的嗎??其實這裡面全是導覽用的耳機

義大利-羅馬317.JPG

雖然我們自己有耳機了,但要進入梵諦岡博物館一定要攜帶他們的耳機,就算不聽也要戴在胸前當成識別用

義大利-羅馬316.JPG

梵諦岡一詞來自拉丁語,意為「先知之地」。早在西元4世紀,羅馬皇帝君士坦丁就在羅馬城西北角耶穌門徒聖伯多祿(聖彼得)殉難處建立了君士坦丁大教堂以示紀念;到了15至16世紀,君士坦丁大教堂被改建成如今的聖彼得大教堂,成為天主教會舉行重大儀式的場所。梵諦岡博物館(Musei Vaticani)是世界上最偉大的博物館之一,其中的藏品是多個世紀以來羅馬天主教會收集、積累的成果。

義大利-羅馬318.JPG

官官被我逼迫幫大姊綁鞋帶,大姊受寵若驚呀!

義大利-羅馬314.JPG

義大利-羅馬561.JPG

千萬別小覷梵諦岡,雖然它是全世界第一小國,但卻有自己的國旗、貨幣、郵票,國內有銀行、醫院、火車站…,並且同樣有警察和自己一套法律制度。梵諦岡境內也有電視台、廣播電台、報社,而且它可是藝術品密集度最高的國家。梵諦岡國內有聖彼得大教堂(Basilica di San Pietro)、梵諦岡博物館(Vaticani Musei)和西斯汀教堂(La Cappella Sistina),這三個建築物裡面都充滿了珍貴的壁畫、雕刻、畫作等等,包括藝術大師米開朗基羅(Michelangelo Buonarroti)及拉斐爾(Raffaello)的創作,完全就是三個大型的藝術殿堂。而我口口聲聲說要收藏的門票不知道被我丟去哪裡了!!QQ!!門票上面是柏拉圖以及亞里斯多德。

義大利-羅馬321.JPG

我們首先進入梵諦岡博物館,要進來博物館可是比照機場安檢規格,梵諦岡博物館外經常是大擺長龍,排隊的人潮一直沿著博物館外牆,長達數百公尺的人龍都不足為奇。

義大利-羅馬324.JPG

裡面賣的東西都不便宜

義大利-羅馬323.JPG

我們先聽導遊講解

義大利-羅馬322.JPG

西斯汀禮拜堂裡面不能拍照、講話,因此導遊都會在這裡先介紹給團員們知道

義大利-羅馬329.JPG

梵諦岡博物館的總面積為5.5公頃,分有27個部門、3個庭院、13個陳列館、5條藝術長廊跟1個空中花園,全部觀賞路線加起來有7公里長。分12個博物館和5個藝術長廊,初次到此的遊客往往會迷失其中,所以我根本記不住來到底來到什麼館了,只能盡量憑記憶回想這一切!!

義大利-羅馬331.JPG

進來後記得抬頭看看上方美麗又精緻的天花板

義大利-羅馬332.JPG

義大利-羅馬333.JPG

徵豐饒的女神位於燭台陳列館,這個女神代表大地之母意象,乳表示能夠豐饒、餵養大地;下半身的公牛則代表男性的生育功能,雌雄同體,生生不息。

義大利-羅馬336.JPG

燭台陳列館

義大利-羅馬337.JPG

燭台陳列館金碧輝煌的天花板

義大利-羅馬338.JPG

義大利-羅馬339.JPG

義大利-羅馬340.JPG

義大利-羅馬341.JPG

義大利-羅馬342.JPG

義大利-羅馬344.JPG

進入這個門之後,就是掛毯陳列廊。門上是Pope Leo xiii,教宗里奧十三世

義大利-羅馬343.JPG

掛毯陳列廊的牆壁上掛著繡有耶穌生平事跡的19 幅華麗的壁毯,每張約有四到五百年的歷史,由於早期沒有機器編織,所以這些全都是人工按著草圖一針一針織出來的。

義大利-羅馬345.JPG

在馬廄中誕生的耶穌

義大利-羅馬347.JPG

掛毯陳列廊的天花板

義大利-羅馬348.JPG

掛毯陳列廊的天花板看起來立體感十足,像是用雕飾般的天花板,其實它是用畫的,不得不讓我深深佩服畫家們的畫工。

義大利-羅馬349.JPG

義大利-羅馬350.JPG

耶穌復活圖~因為織法特殊,所以中間的耶穌與祂腳下的石板會隨的觀看角度的不同,而讓人感覺到石板會在耶穌腳下轉動。

義大利-羅馬352.JPG

義大利-羅馬353.JPG

地圖陳列廊~是教宗格雷戈里十三世於16 世紀時委派伊格拉齊奧‧但丁(Ignazio Danti),以及諸位數學家、天文學家,花了三年的時間,完成了40幅地圖誌,描繪了義大利各城市和沿海島嶼的地形圖解,這40幅地圖志被認為是當時地理上最重要的文獻。

義大利-羅馬354.JPG

地圖廊長度達120米,兩側有40幅地圖壁畫。

義大利-羅馬355.JPG 

與掛毯陳列廊處的不同,地圖陳列廊的天花板是以雕刻來裝飾的

義大利-羅馬357.JPG

側牆上掛有義大利各地的巨幅地圖壁畫,描繪了十六世紀時義大利各地區的地形地貌 

義大利-羅馬358.JPG

義大利地圖

義大利-羅馬359

義大利-羅馬360.JPG

從窗戶看出去會看到梵蒂岡電台

義大利-羅馬361

羅馬地圖

義大利-羅馬362.JPG

米蘭地圖~最上方就是史豐哲要塞Castello Sforzesco

義大利-羅馬363.JPG

威尼斯地圖

義大利-羅馬366.JPG

義大利-羅馬364.JPG

義大利-羅馬365.JPG

義大利-羅馬367.JPG

我也不知道這裡是哪裡了!

義大利-羅馬369.JPG

裡面真的太多可以看的藝術品,原諒我沒辦法一一拍照,

義大利-羅馬371.JPG

拉斐爾室 (Stanze di Raffaello)

義大利-羅馬372.JPG

之前一直提到的芼莨葉...接著我們即將進入不能說話跟拍照的西斯汀禮拜堂

義大利-羅馬374.JPG

接著我們就進到西斯汀禮拜堂,不能拍照應該是怕有人開閃光跟未關靜音導致古蹟受損跟干擾他人,所以我們默默用手機拍照的倒是沒被強烈制止,不過還是要低調點啦!

義大利-羅馬562.JPG

西斯汀禮拜堂(Cappella Sistina)緊鄰聖彼得大殿,這是由教宗西斯都四世委託杜爾奇(Giovanni dei Dolci)來建造,教堂始建於西它1445年,完工於1481年。西斯汀禮拜堂是依照列王紀第6章所描述的索羅門王神殿比例(60:20:30)所建。教堂長40.25米,寬13.41米,高20.73米。堂內沒有柱子,為長方形磚石建築物。側牆的高處有6扇半圓拱形窗戶,房頂呈穹窿形狀,面積接近600平方米。(照片取自網路)

西斯汀教堂4.jpg  

整個西斯汀禮拜堂宏偉、富麗而莊嚴。(照片取自官網)

西斯汀教堂7.jpg

側面6扇半圓拱形窗戶。(照片取自官網)

西斯汀教堂8.jpg

側面6扇半圓拱形窗戶。(照片取自官網)

西斯汀教堂10.jpg

西斯汀禮拜堂最為人所知的,便是米開朗基羅在禮拜堂內所繪製巨型的「創世紀」穹頂畫,以及「最後的審判」壁畫。除此之外,西斯汀禮拜堂 這裡也是教宗選舉的舉行處。

義大利-羅馬563.JPG

 西斯都四世之侄-朱利亞斯二世於1506年,命米開朗基羅繪製。由於米開朗基羅的專長是雕刻,所以,剛開始時,米開朗基羅並不是很願意接此工作。但是,1508年開始創作此畫,米開朗基羅並一頭栽入其中,從教堂內腳手架設置,到設計創作,均為單獨一人創作。1512年完成。穹頂中心描繪了舊約中創世紀的9個場景和眾多裝飾畫部組成,畫面面積高達14x38.5 平方米,共繪有343個人物。

義大利-羅馬565.JPG

「創世紀」穹頂畫場面宏大,氣勢恢宏,人物眾多。是米開朗基羅的代表作。當時,米開朗基羅把自己封閉在教堂之內,拒絕外界的探視和其他助手的協作,從設計到內容安排、從構圖草創到色彩實施全部由他一人親自動手掌握完成。(照片取自官網)

西斯汀教堂9.jpg

「創世紀」穹頂畫畫面面積達14x38.5平方米,畫題均取材於《聖經》的開頭部分中,有關開天闢地直到洪水方舟的故事。由左至右分別為《神分光暗》,《創造日、月、草木》,《神分水陸》,《創造亞當》,《創造夏娃》,《原罪-逐出伊甸園》,《諾亞獻祭》,《大洪水》,《諾亞醉酒》。(照片取自網路)

michelangelo-1508ax

 「創世紀」的9幅壁畫中以『創造亞當』最具盛名,被一群天使簇擁著的上帝,向亞當伸出手指,此時的亞當才剛被創造出來,全身無力地斜躺在大地上,正期待著上帝賜給他完整的生命和力量。有趣的是...一九九○年,物理學家梅西柏格表示,「上帝創造亞當」以橫切面的方式完美描繪人類腦部的解剖圖,仔細看簇擁上帝的那群天使時,會發現原來那整個圖形就是人類的腦部;環繞天使周圍的布縵清楚地勾勒出完整的腦部輪廓,上帝伸出的右手就是額頭,畫中上帝的臀部位置,正是人腦中松果體的所在。(照片取自網路)

God2-Sistine_Chapel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科學家蘇克與塔馬戈,費時四年、考究了位於西斯汀教堂天花板最西邊的一塊畫板。「分開光明與黑暗」的畫板原本是在描繪上帝用其雙手分開光明與黑暗,但他們發現這裡頭其實大有文章,精準地畫出人類脊髓與腦幹。相關研究成果甚至發表在科學期刊「神經外科學」上。他們強調上帝寬袍的轉折與旋翻,可能是在描繪人類複雜的神經網絡與脊髓。(照片取自Scientificamerica網站)。

14c03cdefbb81d

他們透過將上帝凹凸不平的頸部重疊於由下往上看的人類腦部照片上,凸顯出這兩張照片簡直相似極了。(照片取自Scientificamerica網站)

14c03cdfdd7124

20年後,克萊孟七世聘請米開朗基羅設計創作祭壇背面的最後的審判。克肋孟死後,由其繼承者保祿三世接續。創作時間為1535年至1541年,歷時9年多。祭壇畫以「瑪竇福音」中描述的「最後的審判」為題材。「最後的審判」畫面之巨大,佔滿了西斯汀禮拜堂祭台後方的整面牆壁,內容描繪有400多個人物,他們都是米開朗基羅以現實和歷史中的人物為模特兒來臨摹的。(照片取自官網)

西斯汀教堂11.png  

此一壁畫分為四個階層,從最上層開始,分別描繪的主題為:天使群像、耶穌基督為中心的天堂、被拖入地獄的人群,以及地獄景象。「地獄」部分的創作,靈感來源於但丁敘事詩「神曲」之地獄篇。

西斯汀教堂1.jpg

米開朗基羅的作品給觀者帶來了震撼的效果,同時因為描繪了眾多裸體人像,激怒了當時不少的衛道人士,一些人認為這是猥褻了神靈,因此,米開朗基羅去世沒多久,教皇便下令給所有裸體人物畫繪上了遮羞布,受命的畫家們於是被謔稱為「內褲製造商」。西斯汀禮拜堂作為一個宗教儀式舉行地,常年受蠟燭等熏染,穹頂畫和壁畫受到了很嚴重的損壞,近年來的修復工作使得穹頂畫和壁畫重現了繪製當時的鮮艷色彩,一部分的遮羞布也被除去,還原了當時的本來面目。在右下方雲端是使徒聖巴多羅買(Bartholomew),手中拿著一張殉道時所被割下之人皮,這張皮畫的正是米開朗基羅自己,這是米開朗基羅的簽名或理解為對於信仰的態度。

1

終於我們突破人牆走出西斯汀禮拜堂,走出來之後前往聖彼得大教堂(Basilica di San Pietro)

義大利-羅馬378.JPG

聖彼得大教堂側面

義大利-羅馬380.JPG  

聖彼得大教堂(Basilica di San Pietro in Vaticano),最初建於西元 326-333 年間,由君士坦丁大帝所建,立於聖彼得墓地原址上所蓋起,歷經千年歷史,天災人禍下略顯破舊,教宗儒略二世 (Giulo II) 於西元 1506 年開始動工重建,歷經 20 位教宗,前後 120 年,終於在 1626 年總算完工,為天主教會重要的象徵之一,也是著名的天主教徒朝聖地點之一。其佔地23,000平方米,可容納超過六萬人。教堂中央是直徑42米的穹窿,頂高約138米,前方則為聖彼得廣場與協和大道。平頂上正中間站立著耶穌的雕像,兩邊是他的12個門徒的雕像一字排開。兩側各有一座鐘,右邊是格林威治標準時間,左邊是羅馬時間。

義大利-羅馬422.JPG

教堂有5扇門,平常一般遊客都入中門,如果遇上機會,教徒們就可從右邊的聖門進入大殿,不過這需25年才有一次。門上16格的浮雕都是描述與救贖有關的故事。聖門背後用磚塊封住,每逢25年的聖年子夜彌撒前才由教宗象徵性地用鐵槌敲開磚牆,再由教會人員移除磚牆打開聖門。聖門開的時候,往往有來自世界各地的信徒大排長龍等著通過,不過,聖門會開啟一整年,隨時可以去走,聖門下次會在2025年開啟,聖門打開後由教宗領頭走入聖堂,意為走入天堂。

義大利-羅馬382.JPG

聖彼得大教堂最引人注意的是大圓頂,它幾乎是羅馬市的地標之一,設計者是米開朗基羅,但實際完成的是馮塔納和波塔,也正是這個圓頂,聖彼得大教堂更穩固了它列名世界偉大建築之一的地位。

義大利-羅馬210.JPG  

聖彼得大教堂的大圓頂(照片取自網路)

聖彼得大教堂

米開朗基羅接手大教堂的裝修工程時已經72歲,雖然在完工前他就過世了,但世人還是把外形美麗、結構完整的圓頂的榮耀全歸於他;接手米開朗基羅工作的是馬德諾,現今聖彼得大教堂的立面就是他在西元1614年完成的。

義大利-羅馬385.JPG

2樓有3個陽台,中間的一個叫祝福陽台,平日陽台的門關著,重大的宗教節日時教宗會在祝福陽台上露面,為前來的教徒祝福。

義大利-羅馬387.JPG

祝福陽台~就是我們常常在電視裡看到教宗在這裡揮手,歷任當選的新教宗,都會在這陽台第一次公開露面,接受信徒的祝賀,也為信徒祝福。

義大利-羅馬390.JPG

義大利-羅馬391.JPG

聖彼得大教堂是一座長方形的教堂,整棟建築呈現出一個拉丁十字架的結構,造型非常傳統而神聖。走進教堂會看到貝爾尼尼所雕制的聖體傘它由4根螺旋形銅柱支援撐,足有5層樓房高那麼高。

義大利-羅馬393.JPG

聖彼得大教堂主堂兩側各有6根石柱,將主堂分為三條通道。 中間的那一條通道最寬,有25公尺之寬。聖彼得大教堂下葬著耶穌十二門徒之一的聖彼得,大殿內有很多巨大的雕像和浮雕,大殿的左右兩邊是一個接一個的小的殿堂,每個小殿內都裝飾著壁畫、浮雕和雕像,金碧輝煌的堂頂,都是由金黃耀眼的瑪賽克鑲嵌而成

義大利-羅馬394.JPG

米開朗基羅著名的《聖殤》(Pietà)就位於聖殤禮拜堂(Chapel of Pietà)中。《聖殤》表現了當基督從十字架上被卸下時,哀傷的聖母抱著基督的畫面。米開朗基羅創作這件作品時才22歲,他還在聖母的衣帶上簽名,這是米開朗基羅唯一一件親筆落款的作品。這尊雕像在1972年遭人開槍破壞,修復後就只能用防彈玻璃團團圍住,以防再遭破壞。

義大利-羅馬396.JPG

義大利-羅馬397.JPG

義大利-羅馬398.JPG

聖彼得大教堂是全世界規模最大也是最壯麗的教堂,總面積有15000平方公尺,最高處的圓頂高度約138公尺。

義大利-羅馬401.JPG

大殿穹頂其直徑42米,離地面120米,圓穹的周圍及整個殿堂的頂部佈滿美麗的圖案和浮雕。穹頂邊緣的一圈拉丁字”TV ES PETRVS ET SVPER HANC PETRAM AEDIFICABO ECCLESIAM MEAM. TIBI DABO CLAVES REGNI CAELORVM”,遠看時感覺並不太大,但實際上一個字母就有兩公尺高,其意思是「你是彼得(磐石),我要在此磐石上建立我的教會,並將天國之鑰交給你」。

義大利-羅馬402.JPG

聖彼得大教堂內有幾個教宗的遺骨

義大利-羅馬403.JPG

祭壇最中心位置的是造型華麗的聖體傘(Baldacchino),建於1624年,就建於聖彼得墓穴的上方,四根高達20公尺的螺旋形柱子,頂著一個精工雕琢的頂蓬,總重3萬7千公斤,是全世界最大的銅鑄物,大師貝尼尼運用巴洛克式極其誇張和奢華的設計,將此聖體傘雕琢出無比耀眼的光芒,可說是整座教堂的舞台所在。

義大利-羅馬405.JPG

聖體傘後面是聖彼得寶座,也是貝爾尼尼設計的一件鍍金的青銅寶座。萬頭鑽動之下我好不容易才擠進去拍照!

義大利-羅馬408.JPG

這些壁畫使用馬賽克鑲嵌的方法做成。

義大利-羅馬406.JPG

地上

義大利-羅馬407.JPG

義大利-羅馬409.JPG

義大利-羅馬410.JPG

聖彼得廣場(Template:LSt.Peter's square)昭示著羅馬最輝煌的17世紀巴洛克時代,那時的建築被要求必須彰顯天父的偉大和敬畏宗教的無上神聖,貝尼尼確實辦到了教皇的要求,美麗而經過仔細計算安排的多利克式柱廊,從聖彼得大教堂左右兩翼延伸而出,貝尼尼形容它有如「母親的雙臂」,導引著全世界的信徒進入這宏偉的廣場,通往神聖的聖彼得大教堂。就這樣,聖彼得廣場成為全羅馬最重要也最著名的廣場,更是世界上最大的公眾集合場所。

義大利-羅馬386.JPG

聖彼得廣場之大,從空中看,它有如一個巨型的鑰匙孔,貝尼尼以立柱為半圓型門廊,柱廊共分四列,使進入教堂的前進空間自然地分成三條通道。(照片取自網路)

聖彼得大教堂2

廣場的中央由一根高37公尺的埃及方尖碑和兩座噴泉構成視覺的中心點,這裡也正是橢圓形廣場兩軸的交會點。

義大利-羅馬388.JPG

方尖碑是中世紀時由羅馬皇帝Gaius Caligula從埃及古都Heliopolis帶回羅馬的,原本擺在尼祿皇帝的競技場中,當作馬車競賽時的折返點,尼祿皇帝的競技場的位置,就是現在聖彼得大教堂的所在地。 這座方尖碑也是所有位於羅馬的方尖碑中,唯一在中世紀時未曾倒下的;廣場從中世紀起經過不同階段的改建、復建,方尖碑曾被移到聖彼得大教堂旁,而非廣場中心點,直到1586年,建築師馮塔納整建廣場時,才把它移回中心位置。

義大利-羅馬383.JPG

高二十六米的埃及方尖石碑,自一五八六年豎立於此,石碑頂端有一塊釘死耶穌的十字架遺跡,底上臥著四隻銅獅,兩側各有一個噴泉。

義大利-羅馬425.JPG  

不知道這天有什麼活動

義大利-羅馬389.JPG

聖彼得廣場壯觀的柱廊,柱廊共有二百八十四根圓柱和八十八根方柱分作四排,立有140尊、3.2公尺高的大理石雕像,以及貝尼尼的庇護教皇Alexander VII的徽章,都是《聖經》中的聖人或是殉道者,其氣勢浩大,宏偉壯觀,但其實其中僅二十餘座是貝尼尼所雕塑,其餘都是貝尼尼指揮學生所造的。

義大利-羅馬423.JPG

義大利-羅馬418.JPG 

窗戶打開表示教宗在裡面

義大利-羅馬427.JPG

聖彼得教堂左邊的大門有皇家衛隊守衛,皇家衛隊是梵蒂岡國家的軍隊,他們身穿紅、黃、藍三色條紋的古代騎士服裝,手握長戟,威風凜凜。他們都是瑞士人,據說在16世紀初教宗受到了神聖羅馬帝國的進攻,為了保衛教宗,100多個瑞士衛兵戰死在教堂外,當時的教宗非常感動,為了表彰瑞士衛隊的忠貞,自此以後,教廷只招聘瑞士籍士兵,並在每年的5月6日舉行新成員的宣誓入伍儀式。

義大利-羅馬411.JPG

瑞士近衛隊甄選條件是:必須是單身男性,必須是天主教徒,必須是瑞士公民,年齡在19-30歲間,身高高於174cm,必須完成瑞士軍隊的基本訓練並能獲得良好行為證書等。

義大利-羅馬414.JPG

這身衣服重量約3.6公斤,每件皆依隊員身材量身訂做,由於設計與顏色跟傳統理念軍服大為不同,所以遊客異常追捧這身特別的軍服。一直以為這身制服是米開朗琪羅所設計,後來查閱資料才知這套近現代制服是由當年的瑞士近衛隊隊長Jules Repond于1914年設計。

義大利-羅馬415.JPG

廣場上可以看見西斯汀禮拜堂的三角屋頂,選舉新任教宗的秘密場所就在西斯汀禮拜堂,如果在西斯汀禮拜堂的煙囪冒出白煙,就宣告新教宗已經選出,反之,冒黑煙則表示新教宗未產生。黑煙或白煙就是教廷要告訴外界選舉是否有結果,用煙當信號公布選舉結果是長久來的傳統。黑煙白其實很有學問的,教廷多年來秘而不宣,去年答案終於揭曉,其實靠的是化學物質,白煙是在燒選票同時,加入氯酸鉀、乳糖和松香一起燃燒,黑煙則是加入過氯酸鉀和硫磺。黑煙白煙意義大不同, 弄反了可就糗大了。

義大利-羅馬428.JPG

義大利-羅馬429.JPG

聖彼得大教堂廣場壯觀的廊柱

義大利-羅馬430.JPG

這天到了快2點才吃午餐!不過能吃到好吃的中餐還是很欣慰!

義大利-羅馬431.JPG

義大利-羅馬432.JPG

義大利12日之旅即將畫下句點。。。

arrow
arrow

    田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