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仔腳瓦盤鹽田」是北門的第一座鹽田,也是現存最古老的瓦盤鹽田遺址,原為清領時期的瀨東鹽場,1818年遷此至今未再移位,而且清一色為瓦盤鹽田,呈現出馬賽克拼貼般的美麗藝術,近來因人工成本過高的原因,於2002年結束了長達338年的曬鹽業,使原來遍布於此處的鹽田,漸漸荒廢棄置,管理處為延續其曬鹽產業文化的精神,將鹽場復育,而現已成為雲嘉南濱海國家風景區內最具特色的觀光鹽田,更恢復了居民共有的生活回憶,遊客在此可體驗傳統曬鹽、挑鹽、收鹽的樂趣,是一處適合親子同遊的深度景點。
西元1818年,李、王、張姓者一百四十名鹽民由佳里外渡頭鹽田遷至此開闢。當時本地仍是一片荒涼的海埔地,無人居住,僅埔中有一小丘,小丘上林投繁茂,旁有淡水湧出自成一井,因此將該地命名為井仔腳。
西元1919年12月,由臺灣製鹽株式會社收購,接續擴張鹽田。西元1952年,隨鹽田重畫,這裏成為台灣史上唯一的「集中式瓦盤鹽田」,和以往的分副式鹽田不同,這裏是以組取代一戶為工作單位,鹽工也從承晒改為雇晒。
遠處的觀景台,田田雖然來過好幾次,卻沒有一次有走上去過
最近因為常常有雷陣雨,所以曬好的鹽會用防水單蓋著,以免下雨時又濕了!
遊客是禁止進入鹽田的喲!
這裡堪稱是全台最美的鹽田
藍天豔陽下的北門鹽田美麗奪目
旁邊的鹽堆
不知道是時間還太早、還是大家都跑去北門遊客中心了,這裡遊客很少!
曬鹽的阿姨在艷陽下忙碌的工作
天氣很好又沒有風,因此鹽田有如一片明鏡
鹽田旁邊有一棟橘黃色建築物,不是民宿也不是餐廳,而是一棟公廁!
這棟公廁剛蓋好不久,阿全進去後說裡面很乾淨,而且還有淋浴間
中午我們來到井仔腳附近的鹽鄉民宿餐廳用餐,田田之前就來吃過一次,餐點好吃又具當地特色,價錢也相當親民,來北門旅行可以考慮來這裡用餐,建議假日要先訂位!
我們點了2人套餐499元(含白飯、紅茶)
招牌蚵仔麵線~蒜頭酥和蔥花讓蚵仔嚐來更清甜,蚵仔相當新鮮沒腥味!
乾煎無刺虱目魚~魚皮煎到金黃酥脆、魚肉新鮮軟嫩,而且真的沒有刺喔!!
炒高麗菜
西瓜綿鮮魚湯~是用小顆紅西瓜切片醃製而成,微酸的湯頭搭上新鮮的虱目魚很適合夏天。鹽鄉民宿餐廳的食材都很新鮮,簡單的烹煮就能顯現出它的美味,除了提供餐點還有提供住宿服務喔!!
就在吃飯時,田田上網發現原來還有一個景點沒拍到,於是我們又回頭往北門遊客中心的方向走,途中看到一棟還在興建中的建築,看來是要蓋一座白色教堂,等完工時再來看看完成品好了!
田田沒拍到的景點就是位在雲嘉南濱海國家風景區管理處
草地上有許多拍照道具, 這是最近在台南討論度很高的新興婚紗拍攝景點。
真的是一個很適合拍照的地方
拍婚紗最喜歡用的白色的小船這裡也有
豎琴
樹蔭下的愛心木椅
可愛的音符在草地上跳耀著
北門出張所
日治時期,台灣總督府在布袋、北門、台南、安平等鹽場設置出張所,負責鹽稅課徵及鹽產銷工作,北門出張所現在已成歷史建築,經過整修後雖然變的很新穎,但已經失去懷舊的感覺了!
北門出張所有著日式房舍建築常見的鬼瓦
北門出張所創建於西元一九0六年,是日治時期北門鹽場最後設置的辦公處所,辦理鹽稅課徵。一九二三年元旦當天發生火災損毀,同年重建現有建築樣貌,為日式平房、磚木造建物,至今已有九十一年歷史。
此北門出張所融合英、日風格,為一木造平房,整棟建築不用釘鉚,而以榫接的方式構造,呈現了完整的日治時代辦公廳捨的樣貌。
因為人潮幾乎都聚集在北門遊客中心,這邊的遊客相對比較稀少
住在台南的人如果沒辦法到外縣市遊玩,不仿參考北門的旅遊景點!不過假日前來要有人擠人的心理準備,如果不想一直拍到人頭,建議可以選在10點前抵達!
離開北門後阿全應要帶我來二寮,途中經過左鎮岡林國小
台南市政府在廢校區的操場上蓋了5間「水管屋」,由於當地向來被遊客視為觀賞日出的好地點,7月才對外營業的「水管屋」已經有許多遊客搶破頭了。收費方式為平日600元、假日800元。
「水管屋」為直徑2公尺、寬3公尺的水泥涵管,裡面不但有冷氣,還有黃色燈光和木質地板。由於不確定裡面有沒有房客,所以田田也不方便拍內部構造!
操場邊的彩繪牆,到底是貓還是老虎?!
回程在路邊看到可愛的圍牆
原來這是電影「不倒翁的奇幻旅程」導演林福清的作品,後面那個模糊的人影就是林福清導演,他看到我們下車拍照還很客氣跟我們打招呼
「不倒翁的奇幻旅程」片中絕大部份的場景都在導演林福清都的故鄉-左鎮拍攝
這隻貓的行為舉止好像MOMO
仔細一看牆上還有好幾個不倒翁
中秋連假的北門微旅行在此畫下句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