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東台灣 (213)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結束創意和菓子文化館的血拼後就在土城用餐,田田大概是玩過頭了,吃飯時還一直說這裡是宜蘭!!

田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DAY 3 離開長榮鳳凰驅車前往創意和菓子文化館,今年的7/24剛在土城隆重開幕,它就是我們常常在百貨公司或休息站看到的手信坊!! 手信,也是伴手之意,更是饋贈的禮數。

田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在長榮鳳凰酒店一夜好眠後即將收拾行囊回家

田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蘭陽之旅3天為的是什麼?為了3000元補助、為了吃好吃的、為了增進同事感情、為了住平時住不起的飯店


田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出門在外不是玩就是吃,不過來宜蘭這三天田田胃不太蘇胡,結果吃得不多,連酒店裡的Buffet都無法引起田田食慾!!

田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前面的蘭陽之旅大家應該都興致缺缺吧!!大家最想看得還是長榮鳳凰酒店有甚麼搞頭!!今年過年新聞報導台灣第一名模林志玲帶著全家人到礁溪渡假,志玲姐姐下榻的就是長榮鳳凰酒店!DAY 2 下午太平山開始下起雨,幸好此時已經準備去飯店,到達礁溪時雨勢已停,遊覽車直接殺到長榮鳳凰門口,平時的話都會由飯店人員帶著房客到房間做說明,但因為大家要直接去吃飯,所以就由飯店人員上車解說飯店設施及注意事項,只不過現在大家都想著要吃飯而已!!飯店人員先在車上發放房卡

田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柳營第一梯蘭陽之旅是唯一的假日梯,假日出遊要克服很多難關,這一天原本打算坐09:30的蹦蹦車,偏偏假日遊客很多所以只能買到13:30的票,而且蹦蹦車票只能現場買票,導遊一大早就打電話託人到車站買票,可是還是只能搶到13:30的,不過也因為這樣才能悠閒的欣賞太平山的美!!

田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太平山文史館95年4月22日開館,全館保留昔日風格,前身為新平山俱樂部,如今翻修為介紹太平山開發史的資料館。館內陳設著許多昔日太平山林木開發的歷史演變資料,以及當時使用的器具…等。館外的木造觀景平台,可以遠觀太平山莊、蹦蹦車森林鐵道、太平山中央階梯

田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路向上來到太平山,遊覽車必須停在外頭的停車場再步行到太平山,10月的太平山有些許涼意,不過出太陽時還是很熱,田田的外套一路就脫脫又穿穿的!!

田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蘭陽之旅DAY 1 落腳處--英仕山莊,去年田田到太平山路過時就對它印象深刻,據說耗資重金打造「360度水力旋轉餐廳」,是全球首座水力觀景旋轉屋。

田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吃完DIY蔥油餅後來到棲蘭森林遊樂區


田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來奇美9年了從來沒參加過員工旅遊,今年要獻出我跟阿全的第一次,歷經千辛萬苦、排除萬難之後終於能參加蘭陽溫泉3日之旅!!每次宜蘭員工旅遊都是搶破頭,兩院區唯一沒爆滿的就是唯一的假日梯,於是候補的田田夫妻只好跳到假日梯!!在此感謝那些跟田田換班的仙女們!

田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最近這幾年來台東都捨棄到小野柳,這次實在沒地方去了就來看看久違的小野柳

田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每年都到台東的夫妻倆實在不知往哪跑了,這個季節剛好是金針花季,夫妻倆決定到太麻里金針山賞花

田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還記得今年5月田田二度造訪無緣的多良車站,當時苦無時間找縫鑽進去,這次田田終於找到縫了!!田田說過我還會再回來的

田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7) 人氣()



田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去年到多良車站時下著毛毛雨,這次探親天氣依然不好,不過夫妻倆還是順路上來多良車站看看。依稀記得去年來的時候並沒有拉封鎖線,這次拉起了封鎖線而且鐵絲網也加高了!!

田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0.04.30台東探親,為的是要看大姑(阿全的大姐)的女兒!!大姑跟姊夫一直很想生女兒,不過一直沒有勇氣生,因為怕又生到男的會痛哭流涕!!

田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前一陣子辣姐問田田去年10月去台東有沒有去森林公園,結果田田臭罵辣姐都沒認真看文章,後來才發現忘記PO文啦~~~因為來過太多次,搞的田田都忘記啦

田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這次到宜蘭田田很節制的沒亂買東西(因為玩的行程滿檔,導致田田無法亂逛街),大都是幫屠宰場帶等路回來。說到宜蘭大家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宜蘭餅(牛舌餅),一進入宜蘭到處都在賣牛舌餅,要選店家也不知道從何選起,幸好田田有做功課,否則真的會迷失自我呀!!昔時小嬰兒出生滿四個月,父母親依習俗古禮將餅穿孔掛於小嬰孩的胸前,請親友為小嬰兒收涎,藉此保佑聰明健康,因其形狀像"牛舌",才會叫牛舌餅,也就是今日的宜蘭餅。

田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