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經波折的金魚腦北橫三日遊終於成行,這次去的景點大都去過了,因此只挑沒去過的寫成網誌。為了可以大家同樂,所以我們租了一台九人座車,車上載了滿滿的零食跟行李準備出發。中午在大溪茶廠用餐後就走北橫公路往明池前進,首先在羅浮橋、復興橋停留空拍。
這次金魚腦成員
巴陵大橋為中路式繫索鋼拱橋,橋身為桃紅色,代表復興區拉拉山名產「水蜜桃原鄉」之寓意,全長220公尺,主跨185公尺,拱高約37公尺
第一晚下塌明池山莊,這一晚用餐經驗不是很愉快,從5點多等到快8點才有飯吃,上來的菜還是冷的,跟之前來的經眼簡直是天壤之別!
感覺是一對父母帶四個小孩出遊的概念
之前兩次來都像是仙境般的朦朧美,這天卻是豔陽高照的好天氣,各有各的美
陽光大到睜不開眼睛
原來從高空看明池長這樣
充滿芬多精的森林浴
這次主要目的之一就是為了台7線77K的777路牌
這個777特殊數字在我們職場是有特殊涵義的
鳩之澤因群山環繞,多望溪穿越,而形成澤地,加以棲息鳥類繁多,鳥鳴聲縈繞於翠谷幽蘭,不絕於耳,而得其名。鳩之澤,舊名燒水,即地熱溫泉之意。日治時代,日本伐木工人在此興建溫泉浴室,泡湯成為伐木生活難得的樂趣;日人稱之為「鳩澤溫泉」,1969年更其名為「仁澤溫泉」,至2006年回復「鳩之澤」原名。
結果全部只剩下蛋可以買,其他的食材都被買光了
散發著獨特溫泉香的溫泉蛋口感香Q軟嫩
路過鳩之澤很多次卻是第一次吃溫泉蛋
太平山見晴懷古步道曾被票選為全球最美28條小路之一
在雨後乍晴之際可遠眺蘭陽平原,及奇峰崢嶸的聖稜線;午后常有瑰麗如詩的雲海,有時久陷白茫茫的霧中,反而湧起渴望見晴的心情,此乃「見晴」地名之由來。
在上太平山前會經過見晴懷古步道,然而它並不起眼,加上中午後太平山就會起霧,視線不佳很容易就錯過此地
見晴懷古步道係由太平山「見晴線運材軌道」部分路段整建而成,入口處位於太平山宜專一線23公里處,原長2.35公里,目前因步道部份路段崩塌僅開放至0.9公里。
見晴線運材軌道原長約5.5公里,有寬廣的視野、平緩的路徑、蒼翠的地貌、筆直的林相,以及迂迴曲折的鐵道路徑,自然與人文資產皆豐。因此步道整建之時,保留山地運材鐵道特色,傍著迂迴曲折的鐵道路徑,沿途保有鐵道、木馬、台車輪軸等歷史痕跡,成就一條可觀山觀雲、探索自然、緬懷往昔的懷古步道。
步道是循著昔日太平山運材軌道整建而成,不會有太大的高低差,自是平緩好走,一路上都是風景區刻意保留的廢棄鐵軌,隨著歲月與大自然演進,妝點著長滿青苔、蕨類的植物,成了最吸引人的美景。
見晴古道被評選為全球最美28條小路,與世界各大美景並列其趨,真是台灣之光
雖然飄了毛毛細雨,但卻增添詩意
步道部份路段土石容易鬆動之處,特別打造繩索吊橋避開
步道中所設置的吊橋,除了用來增添遊客的樂趣之外,更是在不穩定的山壁狀況下提供更加安全的一種移動方式。
中間就是以很窄的麻繩,正好是腳的寬度而已。
後面這座吊橋無替代道路可以走,所以要走完900m最後一段路的人必須鼓起勇氣走過去,若遇上起霧,還有漫步雲端的感受。
舊路沿途少有人工修繕,步道另闢步徑、吊索橋或木棧橋繞道而行,讓原有運材軌道檜木橋、或跨越溪石、或越山溝等維持原有風貌。
雖然只有短短的九百公尺,但卻讓人驚豔
第二晚下塌太平山莊,原本一大早秒殺的房間,到了晚上卻奇蹟似有空房,每次要入住太平山莊都要搶破頭才有房間
很久沒有進行改建的「太平山莊」,今年在有限經費下,終於有新的「扁柏小屋」加入營運,簡約自然的建築外觀與設計讓人耳目一新,木柵欄的外牆多了幾分質感
趁天氣好的時候先來翠峰湖環山步道
若有常常來訪太平山的人一定知道宜蘭是雨都,一年大約有200多天都是下雨的狀態,今天隱約還有藍天算是很幸運
翠峰湖是臺灣最大的高山湖泊,位於太平山國家森林遊樂區內,海拔1850公尺,呈葫蘆狀,舊名「晴峰埤仔」、「晴峰湖」,有「薄霧中的少女」之稱,形成原因至今不明,據說曾遭美軍轟炸。翠峰湖是其生態體系有別於一般湖泊,水源為附近山區雨水匯集而成,滿水期9~11月時,面積可達25公頃,湖深近7公尺;枯水期1~4月,此時湖面呈現一大一小葫蘆狀兩湖區,因湖的東側有頁岩滲水層,湖水不易蓄滿,乾季水位降低,水位差4公尺左右,露出大片水草地,每年如此循環。
以日出美景有名的「翠峰湖觀景台」
來太平山好幾次,這次終於犧牲睡眠時間來看日出,4點多起床大家都在半夢半醒間,不過半路遇到龜速車,以及我錯估上山時間,導致我們一行人沿路快走上山,大家氣喘吁吁半條命都快沒了,當時真的有要往生的感覺,雖然錯過太陽探出頭那一刻,但至少看到美麗的日出
望洋山步道分別由土石路、碎石路與木造階梯構成,全程逐階上坡,沿途除有紅檜與扁柏外,終點還可登高遠眺,欣賞群山環抱的蘭陽平原,與撼動寧靜蘭陽平原的日出
「望洋」顧名思意是可以眺望海洋之意。望洋山是南澳北溪的發源地,海拔 2,050 公尺,步道的入口就在翠峰山屋旁,全長約 1.2 公里,是翠峰湖景觀區中觀賞日出的最佳地點。循著步道登上望洋山,可以看到蘭陽平原,天氣晴朗時就連座落太平洋的龜山島都清晰可辨。
登上觀日平台,除了可觀看望洋山的晨曦,更可以在翻騰的雲海後,俯看沉靜的南澳北溪、群山環抱的蘭陽平原,遠眺聖稜線。
陪了我們三天的座車,大家一直說下次還要再租車出遊,因為實在太舒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