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年的冬天「落羽松」已成為必訪的美麗旅行之一,2017年又是暖冬,原本預計11月就開始由綠轉紅的落羽松,變色的時間也艷延到了1月,雲林有一個落羽松秘境「農田水利文物陳列館」,這裡有座落在水圳兩側落羽松美景,說是秘境其實已經不是秘境,因為已經很多遊客慕名前來了,在入口處開始可以看見座落在水圳兩旁的落羽松。
長兩百五十公尺落羽松林立在林內農田水利文物陳列館水圳兩側,當天造訪時,落羽松的顏色已呈現翠綠、橘紅、火紅交雜,三種顏色交織在一起相當詩情畫意,美中不足是因為鋒面通過,所以這幾天陰雨綿綿,唯一慶幸的是我們下車拍照時雨停了!
吸引許多民眾拍照打卡,美景預計可以撐到農曆過年。
雲林是以農業為主,這裡的很多土地也皆種植稻米,因此需要水圳來灌溉,這裡最與眾不同的地方在於,此處的落羽松是與一旁的水圳互相輝映,相當壯觀
青黃相接落羽松緊臨水圳,唯美景象讓人印象深刻,也吸引民眾攜伴訪幽。
整排落羽松沿著水圳旁種植,景緻優美
林內這處落羽松秘境整體面積不大,水圳兩側旁的高大落羽松樹轉紅後實在唯美夢幻極了
水圳落羽松的散步路線約300公尺,限定期間的夢幻景色處處充滿繽紛又浪漫的氣息 。
農田水利文物陳列館佔地約2公頃,是全台首座以「水利」為主題的文物陳列館,呈現了台灣農業社會水利發展歷程,不過大家會知道這裡卻是因為落雨松!
可能是天氣不佳,也或許是知道的人比較少,這天遊客並不算多。
園區內設有二座大水車伴著落羽松,有股農村特有的氛圍
在這裡能看見水車搭配落羽松的畫面,有種置身國外的錯覺
落羽松佇立在水圳的兩側,可以拍照的畫面會比在平地多元
落羽松步道的盡頭是俗稱「八卦池」的集集攔河堰南岸聯絡渠道的林內分水工,滾滾濁水奔流是濁水溪特殊的水利工程
你以為只有水圳兩側有落羽松嗎?其實往後面走更漂亮
落雨松變成紅褐色而掉落,就像一片鮮艷美麗的地毯
比起水圳兩側,這邊更適合拍假掰照
再往旁邊走,發現這裡一個遊客也沒有,而且地上落羽松數量更多
假掰照三連拍
其實這次主要是要到柳家梅園賞梅,因為新聞說今年會是10年來花況最好的一次,在中部最佳賞梅景點莫過於南投的信義鄉,包括烏松崙、風櫃斗、柳家梅園農場、牛稠坑這幾個知名的賞梅景點,因為道路小條會車不易,所以都有單向通車管制,但是我們夫妻不知道,加上能見度不加、路標不明,所以快到目的地時才發現單向通車,我們只好迴轉繞了一大圈才到目的地,建議要前來賞梅的人先研究好路線,不然就會跟我們一樣,白走一大段冤枉路。
風櫃斗路邊梅花盛開,許多遊客都下車拍照留念
一開始我們就是設定好來柳家梅園用餐、賞梅,這天剛好天氣有點冷,來吃火鍋正是時候
筍香梅花鍋跟梅香土雞鍋
這裡的梅香鍋湯頭跟梅嶺的湯頭不太一樣,梅嶺的湯頭比較濃郁,所以個人比較偏愛梅嶺的梅子雞
基本菜盤
吃飽後我們來到梅園,信義鄉面積最大、梅花樹最集中的莫過於柳家梅園,而讓柳家梅園聲名大噪的還有另一個原因,就是名模林志玲曾到這裡拍航空公司月曆
我們誤信新聞訊息說這週是盛開期,結果到了時候發現只開了約2成左右,很多遊客也跟我們一樣撲空了。
柳家梅園位於南投縣信義鄉牛稠坑地區,其梅樹栽培沿自日治時代,共橫跨百年歷史。
整個梅園宛如仙境般夢幻
雖然天公不做美,梅花也開沒幾棵,不過還是意思意思拍了幾張梅(沒)花照
想來賞梅的人記得把握剩下的2週黃金期,還要有塞車的心理準備喔
@農田水利文物館
地址:雲林縣林內鄉林中村三星路9-2號
電話:05-5324126
文物館開放時間:文物館僅接受學校或機關團體申請參觀,個人參觀時間為每月的第二與第四週的星期三下午1:30~4:30
@柳家梅園
地址:南投縣信義鄉自強村牛稠坑陽和巷87號
電話:049-2831191、049-2831190
賞梅季期間假日交通單向管制,請由臺21/88.7K(信義街上信義分局對面)右轉投59/0-K進入8-9KM風櫃斗至11K牛稠坑,右轉150M至柳家梅園。回程由投59線13KM下新鄉,筆石接台21線95.5KM。(單向管制期間以例假日為主,非假日車潮過多亦會機動管制)12月/28,29、1月/1/4,5/10,11/18,19/管制時間08:00-1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