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克拉姆街下車前往伯恩大教堂(德語:Berner Munster;英語:Munster Cathedral)
其實我們這次很幸運遇到瑞士的國慶日,不過可惜的一點是很多商店沒營業!
上一篇提到的拱廊,伯恩所有的建築物幾乎都是臨街而建,最初為了避免風吹雨淋, 開始在上方加蓋拱形屋頂, 後來拱廊上方逐漸改建成居住的樓層, 沒有留一絲一毫的縫隙,造就了今日的特殊拱廊風貌--全長約6公里, 名為lauben的長拱廊,可以說是全歐洲最長的一條騎樓街道,即使是下雨天也可以輕鬆逛街,所以伯恩人說,到伯恩觀光不必帶傘。
從克拉姆街可以看到伯恩鐘塔
有拱廊不儘可以遮陽還可以避雨
我們彎進來另一條街準備前往大教堂
長長的拱廊
彎進來會先看到伯恩大教堂(德語:Berner Munster;英語:Munster Cathedral)的側面
哥德式的尖頂直插雲霄,是全伯恩最高的建築物,也是瑞士最高的教堂!塔樓在整修中!
妖魔和怪獸形的排水口
美麗的花窗
飛扶壁(英語:Flying buttresses)是一種起支撐作用的建築結構部件,凌空跨越下層附屬空間(如走道、小祈禱室等)連接到頂部高牆上的肋架券的起腳部位,常見於哥德式建築,之前去捷克也有看過;由於肋架券的受力點集中在飛扶壁上,除此之外的牆體可以砌築得很薄,甚至完全取消、改為花窗玻璃。同時因為飛扶壁暴露在建築外部,也具有很大的裝飾作用。
往前走來到教堂前大廣場,廣場正在舉辦國慶活動
伯恩經濟發展局(Wirtschaftsfrderung Kanton Bern),可惜被舞台遮住不能拍到全景
伯恩市徽
伯恩大教堂由烏爾姆 (Ulm) 的恩辛格爾負責建造,在 1421 年 3 月 11 日開工。哥德式後期的建築在 1596 年才告一段落,不過那時的大教堂與今日所見有很大的差異,一直到1893 年,長 100 公尺的高塔完工後,大教堂才得以完工。
教堂正面~它的所在地自12世紀起就建有教堂,後來因為伯恩城的迅速發展,教堂內的空間不敷使用,於是自1421年起墊基重建,歷時數百年,終於在1893年正式完成。整座教堂用砂岩砌築,長84.2米,寬33.68米,尖塔實際高度為100.6米。它是瑞士最高的教堂,被列為國家文化財產。
小白一直吆喝我們來聽講解,無奈大家都只顧著拍照了!
宗教改革時,大教堂內的豪華裝飾受到嚴重的破壞,但大門入口的「最後的審判」仍保留下來。
最後的審判總共有 234 個雕像,用真實詼諧的手法表現出被神挑選上天堂及下地獄的人們,描繪出最後審判時每個人物的心情及表情。
站在中央正上方揮劍的是「米迦勒(Michael)」,是《聖經》中唯一提到具有「天使長」頭銜的靈體,所有的雕像便是以她為中心,分列天堂與地獄兩邊。
右邊是下地獄的
左邊是上天堂的
伯恩市徽
好溝追的外國小孩
教堂內部的彩繪玻璃窗是採新約聖經為主題製作而成的。
大教堂內有瑞士境內最大的管風琴。管風琴是 1726 年才建造的,不過裡面不能拍照。
走出教堂剛好遇到穿著傳統服飾準備表演的阿公、阿嬤
阿公真的賺到了
阿嬤也賺到了
拉炮??
舞台上的樂團賣力表演
這位阿伯很帥氣
在伯恩約有100座噴泉,是古時候為了方便當地居民取水所建造的,每個噴泉都用不同的裝飾雕刻做主題,增加美感,成為非常有特色的城市建築之一,因此伯恩有『噴泉之都』的封號!
摩西噴泉(Mosesbrunnen):位於伯恩大教堂前方,目前所見為西元1790~1791年間重建後的模樣。
高級taxi
接著我們要去看最後一個景點-伯恩鐘塔。。。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