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去玩最重要的就是吃在地美食,這次用餐地點是在鎮瀾宮附近,田田最近上I班都加班,所以也沒時間做功課,偷懶的方式就是跟著重旭大哥走!!在往鎮瀾宮的路上突然播放豬哥亮歌廳秀,這不是田田小時候才會播放的嗎
抵達鎮瀾宮就看到陣頭出現,原來三太子也知道要穿CAMPER的鞋子喔!!
三太子
聽說每到假日都有不同的陣頭出來
而且還是播放電音版的喔
這些陣頭都很年輕
2台遊覽車的人下車馬上鳥獸散,好險田田跟對了人,白吃白喝都不用付錢(因為早就繳了錢)
第一站--阿在筒仔米糕
說真的米糕不是田田的菜,不過他們家的米糕還不錯吃,有點像是在吃肉粽 ; 跟南部不同的是: 南部的米糕都是加魚鬆,而大甲的米糕卻是加了自製的沾醬
肉羹麵--是雅雯點的,不好意思吃別人的東西,所以無法說好不好吃
來台中當然不能錯過排骨酥湯
排骨酥醃製的挺入味的,不過湯頭真的沒什麼特色,跟上次去廟東吃的排骨酥差很大!!
燙青菜
田田注意隔壁桌的阿伯很久了,阿伯從頭到尾都沒拿餐具吃東西,連苦瓜封都用手拿!!
只不過阿伯從頭到尾都一臉狠樣,到底在不爽什麼???
雅雯吃小口點喔!!
康家阿嬤粉腸
盡責的重旭大哥買來的粉腸
這粉腸跟田田印象中的不太一樣,跟香腸或糯米腸類似的作法,腸衣裡面灌的是調味過的絞肉、香菇末、及地瓜粉
吃起來很像是吃肉圓的皮一樣,是個值得一嚐的特殊小吃
吃完正餐要來個甜點,看到一堆人排隊就知道重旭大哥沒騙我們
重旭大哥很盡職的穿出單車社服
一路發綠豆沙牛奶--喝起來完全沒有沙沙的感覺,口感有點像綿綿冰
大甲出產芋頭,來大甲怎能忘了吃芋頭製品
重旭大哥把我們帶到阿香芋圓
田田原本以為豆花也有家芋頭及芋圓,想不到竟然都沒有
於是就偷挖重旭大哥來吃,他們芋圓有兩種 : 一種是一般我們常看到的、一種是裡頭有包東西的,芋圓裡頭包蕃薯泥、蕃薯圓裡頭則包芋泥,外皮香Q、內餡鬆軟,這芋圓實在好吃到讓田田飆淚
吃不過癮的田田又叫老闆娘幫田田加20元的芋圓,來鎮瀾宮一定要記得來吃,不吃你會遺憾一輩子!!
露過看到驚為天人的糯米腸,SIZE約莫一個火腿大小,田田看了都飽了!!
逛著逛著陣頭出現
傳說中的電音三太子
香火鼎盛的鎮瀾宮
地下一樓是文物館,裡頭展覽純金打造的媽祖神像,因為神像有肖像權所以田田沒有拍照
我們沒有拍神像喔~~~是拍夫妻倆喔
看看標哥多會行銷,文物館裡頭還販賣Q版的媽祖周邊產品!!(誰敢問我標哥是誰??我一定會懲罰你們)
這些媽祖製品在鎮瀾宮外頭的攤販是買不到的喔!!如果外頭攤販隨便都可以賣媽祖製品,那標哥會生氣喔!!
除了媽祖還有其他神明周邊產品
Q版媽祖金箔護身符NT.50,買了以後可別拍拍屁股就回家,記得拿去過香火喔!!
Q版媽祖束口袋
大的NT.200
小的NT.150
台中有名的裕珍馨,重旭大哥到底對輝仔做了什麼事??
門口可愛的造型座椅
貼心的免費供給茶水,應該是怕顧客試吃太多會口渴吧!!
門口擺放Q版的媽祖圖像
裡頭滿滿的都是人,從這裡出去都大包小包的
田田很節制的只買了奶油酥餅給田媽吃
田田買的奶油小酥餅SIEZ是平常的1/4,一盒NT.270
紙盒上還標示大甲的旅遊景點
綜合口味包括 : 焦糖瑪奇朵、焦糖牛奶、北海道鮮奶即沖繩黑糖
一盒12個
出來玩當然不能只有吃吃喝喝,還要長點智慧,千萬不能像阿全只長腦子不長智慧,因為時間匆促所以只來得及看林氏貞孝坊
林氏貞孝坊--此坊建於清道光二十八年,為旌表淡水廳大甲街余榮長並為妻林氏春娘貞孝而立的,至今已歷時一百餘年,不僅仍屹立無恙,甚至民間更尊稱為「貞節母」或「貞節媽」而諱其名,據說神像祀於鎮瀾宮內,與該宮的媽祖以及鐵砧山的國姓爺,並列為大甲地區(包括大安、外埔)的三位守護神,由此可見其受敬重之一斑。
林氏是大安鄉中庄村林光輝的女兒,因家貧,在出生不久,就送給余姓人家當童養媳。林女土十二歲那年,丈夫余榮長不幸溺死,父親希望她回家,並且改嫁。但林春娘不忍拋棄其婆婆,為奉養婆婆,唯有勤於紡紗織布,幫人洗衣打雜,雖然收入微簿,但是她仍然任勞任怨,常常三餐不繼,總是把好菜留給婆婆,自己以稀飯充飢。她的孝行始終如一,深得鄉里一致讚譽。
聖旨牌至今已有156年歷史(1848年),是林春娘至貞至孝之精神象徵。
此牌坊高約六公尺,造石由福建運來台灣,質堅,歷一百五十餘年,仍未見嚴重裂化剝落現象。
全國只有一處"貞孝坊"卻有七處"節孝坊",而"貞孝坊"和"節孝坊"有何差別呢??
簡單來說 :
貞孝--還沒出嫁到夫家的,講白話點就是還是在室的
節孝--已經出嫁卻死了老公又沒有改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