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之旅最終回--湖口老街,湖口地名原為大窩口,為什麼會演變為現今的地名呢?由來是因為聚落的所在地位於楊梅地塹的西端出口處,因此,位於店子湖台地向西北西「南窩」、「羊喜窩」、「糞箕窩」等山間小盆地出口處的老湖口,得以命名。其中「窩」的意思為山區中三面封閉,一面開放的空間,且因「湖口」與「大窩口」的客家話音相近,所以在譯名時就以湖口命名

 

1 9 6 5年正式落成的老湖口天主堂,乃是義大利籍神父滿思謙所籌建。老湖口天主堂座落於湖口老街頂端,即原湖口火車站舊址。其建築本體位在稍高於街平面約3公尺的小丘上,以洗石子牆面、垂直分割列狀彩色拼貼玻璃及拔尖十字架等宗教特徵作為建築立面的主要元素。內部以挑高鋼筋混凝架構與雙斜面屋頂突顯建築內部高聳莊嚴的意象

 

 


 

湖口老街算是截至目前在台灣老街中街道牌樓立面保留最為完整的。然而,在這裡除了街道路面鋪上人行步道的磚面之外,卻不見其他老街商店林立、遊客攜嚷的嘈雜景象,街上的老人們依舊三五成群地在亭子腳閒話家常,絲毫不受街道上來往遊客的影響

 

 

此處牌樓之所以保留的如此完整的原因,一方面因為老街土地與建物分別屬於不同人所有,屋主面臨拆屋還地的壓力,地主則因無限期租約無法收回土地,兩相掣肘,街屋因而保留下來;另一方面也由於老街商業機能衰退,欠缺投資效益,因而得以保留原貌

 

經過縣政府整建,道路換上新的舖面,老街也開始出現庭院咖啡,以及客家菜、客家小吃的店舖,但這裡大部分的店面都沒有做生意,知名度雖高,卻未淪為一切以觀光客為導向的觀光區,平日來訪,仍維持老街該有的純樸寧靜模樣,十分難得

 

 

許多人以為湖口老街上的建築是「巴洛克式建築」,不過正確應該為「大正式建築」。由於日本在大正時期在亞洲有相當多殖民地,當時結合了東亞的紅磚建築、西洋的華麗裝飾與廊柱,以及閩南式的堂號浮雕,每家的設計都不同,各有個的特色,大部分都採用吉祥圖示,例如福祿壽、花草、龍...等泥塑。街雖然不長,但已完整保留當年的風華,所以被稱為「大正式建築」。據傳當時日本想大量採用此新式建築,但怕對日本本國的傳統建築衝擊太大,因此先行於各殖民地採用。這樣的建築只有在曾為日本殖民地的國家才出現,台灣除湖口老街外,三峽與大稻埕老街都是類似建築風格。

 

 

家家戶戶幾乎一式的拱型亭仔腳

 

 

兩排老房舍組成的老街,最大特色在2層樓的山牆,又以228號的吳建寅店號被封為老街最美的建築。最特別的是女兒牆下「爰得其所」浮雕,既非店號,也非堂號,在修復店面時,因牆上字體斑駁,「爰得其所」4字一度被誤認為是「愛得至所」或「爰得至所」。後經文史工作者羅烈師引證考據,認為「爰」出於詩經小雅斯干篇,為「於是」之意,「得其所」出自孟子萬章篇,意為「在這裡」,即「於是在這裡安身立命」,加上主人「吳建寅」的文人身分,才確定這個堂號

 

湖口老街上最常見的是「寅春」的堂號,不是因為叫「寅春」的商家開了連鎖店,是老街在921地震時有部分損毀,加上幾十年多次產權轉移,原始屋主已不可考。加上「寅春」代表的是每年正月時節,有隱喻商業興盛的意思。在重建時,為了修復店面山牆前的浮雕,大部分無法辨認的便以期望老街興盛「寅春」做為門前的堂號了

 

復興戲院~目前變成餐廳了

 

 

傳統民居之土埆牆怕日曬雨淋及風化,會以疊蓋的瓦片來保護,便在瓦片的中間打個洞,用一根竹釘穿過去固定住。不過因為竹釘經日曬雨淋容易損壞,所以在竹釘的外頭再包上水泥,會有一個圓圓的點,看上去就好像穿了一件瓦製的衣衫,民間俗稱「穿瓦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田田 的頭像
    田田

    ღ田田的旅行札記ღ

    田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