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熱死人的龜山島大家迫不及待想進去蘭陽博物館吹冷氣,看看這些照片就知道有多熱了。
蘭陽博物館在2010年榮獲台灣建築界最高榮譽─第七屆「遠東建築獎」台灣地區傑出獎及「2010台灣建築獎」首獎。
蘭陽博物館的概念--從土地長出的單面山
由姚仁喜先生領導的大元聯合建築師事務所設計,博物館建築量體是以北關海岸一帶常見的單面山為設計依據,單面山是指一翼陡峭,另一翼緩斜的山形,是本區域獨有的地理特質。
博物館採單面山的幾何造型,屋頂與地面夾角20度,尖端牆面與地面成70度,由土地中成長茁壯,並和地景融合。
外牆的排列組合分割,更是仿效建築造型單面山的岩石節理,與屋頂20度平行層層分割分佈石材及鑄鋁版而下,遠看因蘭陽氣候變換的雨與晴,使石材吸水後與鑄鋁版形成深淺色澤不一、寬度不同、反射不同的視覺感受,試圖反映單面山因長期海蝕所顯現的特殊紋理,呈現豐富的質感與光影。
博物館前方廣場懸掛的三角旗幟,其設計美學呼應建築「單面山」造型,塑造出「北關海潮」的意象。
PS : 北關的海岸地形以豆腐岩和單面山著稱,此地巨石林立、嶙峋險要蔚為奇觀,一面傾斜、一面陡峻的單面山,形勢蒼勁有力,站在北關的觀海亭上,遠眺龜山島,近觀驚濤拍岸,氣象萬千,因此自古即有「蘭城鎖鑰扼山腰,雪浪飛騰響怒潮」之名句,形容北關海潮澎湃壯闊的景致。
整個博物館裡頭有一大半是玻璃
屋頂上大片的玻璃可清楚看到外面的藍天,這種有冷氣吹又有藍天白雲可看真是一大享受
之前的龜山島曬人乾之旅把田田搞的很累,其實真的想坐下來好好休息的,不過下次再來不知何時,所以只好硬著頭皮、抬起沉重的步伐繼續走馬看花了
從樓上可以眺望龜山島
以後大概沒有機會再登龜山島了
早期的漁船
自高空俯瞰蘭陽大地,有著大小不同、顏色深淺與質感不一的田野方塊,這些方塊也隨天色與四季變化而有不同的色調與風情。
這裡展示宜蘭人的生活方式及特色
「南風壹號」漁船~在2002年由南方澳漁港的莊金榮先生捐給南安國中,2005年南安國中再轉贈蘭陽博物館做為館藏。
由於體積相當大,南風壹號可是在建築完成前就先進館定位,成為本館第一件進駐的展品。因考量不同的承重需求,所以整艘船是選取不同木材,栓以金屬製成。如船的龍骨即採用硬度高的烏心石材質,以耐擦撞並能支撐,船底則為檜木。這些人物模型是以南方澳新德發號的船長林阿煌先生及夥伴們拓模而成的,重現了宜蘭鏢魚船出海作業時的景況。
「南風壹號」來自南方澳漁港,建造於民國70年前後,與多數鏢漁船相同,漆著象徵海洋的藍色,並以白色點綴有如浪花般,船頭繪有「鷹仔花紋」。南風一號重現當年出海鏢魚的景象,這是南方澳早年特殊的捕魚方式,漁民站在船頭用鏢槍射魚,唯妙唯肖的動作,讓參觀民眾象深刻。
船的心臟~燒玉式的內燃機是蘇澳鐵工所根據日本製引擎改良而成的,從30匹馬力單缸,到90年代遠洋拖網漁船使用的500馬力4缸都是本地鐵工廠自製的
要不是為了拍照田田壓根不想走去外面曬人乾
藍天白雲投射在博物館的玻璃上
阿邦開始艱難的拍團體照工作,要一連拍10幾台
扣掉司機跟導遊整團只有2個男人
這麼熱的天氣阿全還說要跳拍
他要跳拍不只苦了他自己還苦了我
雖然很熱...但看到此美景還是覺得很值得
像是棉花糖的白雲
拍完照片後決定還是進館吹冷氣QK
大家都湧到伯朗咖啡館了
叫阿全去櫃檯點了咖啡跟鬆餅,一回來田田才知道咖啡一杯竟然要130元,我的媽媽咪呀~~~差點沒被噎死
館 址:26144 宜蘭縣頭城鎮青雲路三段750號
TEL: (03)977-9700
開放時間
1. 週二至週日:9:00~17:00PM(售票時間:09:00-16:30)
2. 休館日:
每週一(若逢國定假日照常開放)
農曆除夕、年初一
選舉日
政府公告之天然災害停止上班日
館方另行公告之必要休館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