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飯店前面就是萊茵河,一早起來我們沿著飯店周圍先步行一圈

呂德斯海姆178.JPG

布羅姆斯堡Brömserburg(咖啡色建築)及布森堡Boosenburg(白色建築),布羅姆斯堡(Brömserburg)本來是防禦性的小城堡,現在改為博葡萄酒物館

呂德斯海姆184.JPG

布森堡建於西元十二世紀,西元1830年由一位名叫Graf von Schönborn的人買下並重建為私人宅邸,自西元1939年起,這裡成為Carl Jung酒莊的總部,並提供給許多知名的藝術家、音樂家作為短期的居所,時至今日仍經常有音樂會在此舉辦

呂德斯海姆182.JPG

布森堡到目前為止仍屬於私人所有的宅邸,而最著名的還有庭園裡種植的大片玫瑰,可惜並未對外開放,因此我們只能隔著圍籬遠遠欣賞這座被葡萄園包圍的美麗古堡。

呂德斯海姆183.JPG

雖然太陽很大,但是清晨的呂德斯海姆還是蠻冷的

呂德斯海姆332.JPG

布羅姆斯堡(Brömserburg)是萊茵河沿岸最古老的城堡,布羅姆斯堡是於西元十二世紀,在一座神聖羅馬帝國堡壘的原址上所興建,悠然矗立於萊茵河畔已將近千年的歷史,期間這座千年古堡曾遭受到多次戰爭波及,在著名的三十年戰爭期間還遭到部分摧毀,之後歷經數次修復,才呈現現今的模樣。布羅姆斯堡外牆爬滿藤蔓,讓這座古堡的外貌更加美麗。

呂德斯海姆336.JPG

布羅姆斯堡內部現在已被改建為「萊茵高葡萄酒博物館」(Rheingau und Weinmuseum)

呂德斯海姆337.JPG

天空好藍

呂德斯海姆190.JPG

空無一人的斑鳩小巷~

呂德斯海姆191.JPG

幽靜的斑鳩小巷讓人好舒服,珍惜難得的片刻安靜就要再度啟程前往下一個景點

呂德斯海姆341.JPG

呂德斯海姆194.JPG

德國最有名的香水4711~科隆之水(Eau de Cologne ),古龍水就是從Cologne 這個字轉變而來。 1709年由約翰.法里納(Farina)創立世界上最古老的香水工廠,並將其命名為「科隆之水─Kölnisch Wasser」,使科隆成為香水之都,許多文人雅士以及王侯貴族都愛用,也是過去法國軍人最喜歡買回家鄉送愛人的禮物,以門牌4711 為香水之名,我後來也在科隆買了一瓶!

呂德斯海姆195.JPG 

呂德斯海姆342.JPG

聖雅各教堂(St.Jakobus Kirche)

呂德斯海姆198.JPG

這座古老的St.Jakobus Kirche座落在呂德斯海姆鎮上已經有700多年之久

呂德斯海姆200.JPG

路旁頗具特色且吸睛的時鐘 

呂德斯海姆202.JPG

呂德斯海姆203.JPG

呂德斯海姆205.JPG

呂德斯海姆206.JPG

我們繞回斑鳩小巷的另一個入口

呂德斯海姆208.JPG

突然在路邊看到這個明信片也太妙了

呂德斯海姆210.JPG

我不懂這是什麼梗,不過要我寄給別人實在有點害羞

呂德斯海姆211.JPG

用完早餐我們搭車前往Kaub搭乘遊萊茵河的觀光船

呂德斯海姆213.JPG

萊茵河(德語:Rhein)是一條歐洲國際河流,發源於瑞士格勞賓登州的阿爾卑斯山區,流經列支敦斯登、奧地利、德國和法國,最終於荷蘭流入北海。萊茵河全長約1,232公里,通航區段為883公里,流域面積約17萬平方公里。萊茵河是歐洲最長的河流之一,同時也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流域之一。萊茵河三角洲由於交通便利,形成了許多歐洲早期的商業城市,例如布魯日、安特衛普與鹿特丹等。在歷史上,萊茵河與多瑙河共同構成羅馬帝國北界,擔任貿易交通的用途。萊茵河沿岸有許多葡萄園,也有許多古堡和田園村鎮。從美因茲到科布倫茨的萊茵河段風景優美,沒有架設任何橋樑,全靠擺渡過河,目的是為了保存該河段的自然風貌。

呂德斯海姆216.JPG

萊茵河有超過1000公里的河道位在德國境內,所以萊茵河也成為德國最長的河流,流域面積占德國總面積的40%,是德國的搖籃。在賓根(Bingen)與科布倫茲之間的萊茵河,穿過了萊茵河谷(Rhine Gorge)。萊茵河谷是因為萊茵河侵蝕所造成的,與地層的上升發生在同一時間,因為地層的上升提高了河道的高度。這個地區的河谷相當深,而附近也以許多城堡與葡萄園聞名於世。萊茵河從科布倫茲Koblenz到美茵茲Mainz這一段,是整條萊茵河最美的一段,也稱為浪漫萊茵(Romantic Rhine),因為擁有超過50多棟中古世紀的城堡、堡壘與許多秀麗的葡萄鄉村而在2002年被列入世界遺產。

呂德斯海姆219.JPG

在萊茵河兩岸至今仍保留着五十多座城堡、宮殿的遺址,每座城堡都有它們自己的名稱。每一座古堡都有一段古老的故事和傳說,它記載着英雄們氣吞山河的業績及幽幽的兒女戀情,古老的城堡、迷人的傳說伴隨着遊客整個萊茵旅程。

呂德斯海姆220.JPG

在賓根城外萊茵河心的萊茵島上有一座鼠塔 ( Mouse Tower )。據說它是由羅馬元帥德路威斯在公元前8年修建的關税塔。相傳公元10世紀時,美茵茨主教哈托二世爲人吝嗇殘暴,他不顧百姓的饑苦,把大量糧食藏在塔中,百姓忍無可忍,將他禁錮在塔中,主教最終成了成群的老鼠的美餐。由此,“鼠塔”成了關税塔的别名並一直流傳至今。今天鼠塔作爲萊茵河上的信號塔指導著來往船隻的航行。

呂德斯海姆223.JPG

萊茵河航運十分方便,是世界上航運最繁忙的河流之一,萊茵河還通過一系列運河與其他大河連接,構成一個四通八達的水運網。

呂德斯海姆228.JPG

萊茵石堡Burg Rheinstein~位於阿斯曼斯豪森Assmannshausen 對岸山腰上,初建於13世紀。在19世紀的浪漫時期,普魯士的菲德烈王子買下並整修重建;1975年,著名的歌劇演唱家Hermann Hecher成了新主人後,城堡成為熱門景點。

呂德斯海姆230.JPG

萊亨斯坦城堡Burg Reichenstein擁有近千年歷史,現在內部開放為博物館及餐廳

呂德斯海姆233.JPG

在車子行進中還要捕捉美麗的風景真的是一大難事

呂德斯海姆234.JPG

我家門前有小河,後面有山坡,完全是童話世界的寫照啊! 

呂德斯海姆236.JPG

速內克堡Burg Sooneck,據說這城堡有個悲劇傳說,不過官網上面都是英文,有興趣者自行進去看吧

http://great-castles.com/soonecktale.php

呂德斯海姆240.JPG

設有青年旅館的史塔雷克城堡Burg Stahleck

呂德斯海姆242.JPG

許多貴族在萊茵河兩岸山頭建造城堡,形成如今山頂有城堡、山坡有葡萄園、山腳有城鎮的沿岸景色。

呂德斯海姆243.JPG

普法茲島上的普法爾茲伯爵石城堡Burg Pfalzgrafenstein,城堡外型像石船,建於1327年,用來徵稅,法國文學家雨果(ctor-Marie Hugo)看過後詠嘆,成為浪漫萊茵河的象徵之一。

呂德斯海姆245.JPG

要遊遍整條萊茵河要耗費不少時間, 所以我們是從考布Kaub出發,搭乘的是KD的觀光船

呂德斯海姆247.JPG

離搭船還有一點時間,Tony放風大家拍照賞風景

呂德斯海姆366.JPG

船錨

呂德斯海姆249.JPG

呂德斯海姆368.JPG

位於河岸旁的小小碼頭就是搭船處 

呂德斯海姆250.JPG

呂德斯海姆251.JPG

呂德斯海姆252.JPG

碼頭旁的蘋果樹

呂德斯海姆253.JPG

呂德斯海姆254.JPG

呂德斯海姆255.JPG

呂德斯海姆256.JPG

呂德斯海姆259.JPG

呂德斯海姆369.JPG

遠方有著超顯眼紅色歌德式教堂的小鎮是歐伯威瑟Oberwesel

呂德斯海姆257.JPG  

在萊茵呵上會看到來自周遭各國的觀光船,這艘是來自瑞士,一間間的隔間是住宿的房間

呂德斯海姆260.JPG

德國境內的觀光船

呂德斯海姆261.JPG

KD的船隊相當多,這一艘是我們搭乘的船

呂德斯海姆263.JPG

船上可以用餐

呂德斯海姆298.JPG

船上有一幅磁磚拼貼而成的畫,上面是萊茵河岸兩旁的城堡位置圖

呂德斯海姆264.JPG

我們選擇船上的甲板區,不過實在太多遊客了,大家幾乎都擠在一起無法動彈,連要拍照都要喬老半天

呂德斯海姆266.JPG

美麗堡Schönburg ,德文的schön就是英文beautiful的意思,所以城堡名字直譯就是「美麗堡」。

呂德斯海姆267.JPG

呂德斯海姆269.JPG

有著超顯眼紅色歌德式教堂的小鎮歐伯威瑟Oberwesel

呂德斯海姆271.JPG

歐伯威瑟也是萊茵河左岸一座古老的小鎮,鎮上這座紅色教堂Pfarrkirche Liebfrauen

呂德斯海姆272.JPG

呂德斯海姆273.JPG

呂德斯海姆274.JPG

河岸旁的房舍和一大片綠色丘陵

呂德斯海姆275.JPG

船上會有導覽廣播,德文、英文、日文還有中文,所以不用擔心聽不懂

呂德斯海姆276.JPG

呂德斯海姆277.JPG

每個小鎮各有不同特色

呂德斯海姆278.JPG

呂德斯海姆279.JPG

呂德斯海姆280.JPG

呂德斯海姆281.JPG

害怕暈船的人不用擔心,因為這修觀光船很穩,基本上都沒有在坐船的感覺

呂德斯海姆282.JPG

呂德斯海姆283.JPG

蓊鬱的森林、悠閒的小鎮

呂德斯海姆284.JPG

呂德斯海姆285.JPG

坐在露天甲板上看著廣闊的萊茵河谷在眼前開展開來,靜靜坐在緩緩行駛的船上瀏覽兩岸風光,享受這愜意的航行時光。

呂德斯海姆287.JPG

呂德斯海姆288.JPG

呂德斯海姆289.JPG

來自法國的觀光船

呂德斯海姆290.JPG

擁擠的甲板上終於喬出位置拍照

呂德斯海姆378.JPG 

呂德斯海姆385.JPG 

呂德斯海姆292.JPG

萊茵河兩岸盡是阡陌縱橫的葡萄園

呂德斯海姆376.JPG

照片最後邊的礁石是羅蕾萊之岩(德語:Loreley),是萊茵河中游東岸高132米的礁石。羅蕾萊礁石處的萊茵河深25米,卻只有113米寬,是萊茵河最深和最窄的河段,險峻的山岩和湍急的河流曾使得很多船隻在這裡發生事故遇難,如今仍有信號燈指引過往船隻注意安全。傳說在羅蕾萊山頂上有位美若天仙的女妖羅蕾萊,用動人的美妙歌聲誘惑著行經的船隻使之遇難。

呂德斯海姆294.JPG

貓堡Burg Katz

呂德斯海姆295.JPG

貓堡聽說被日本人買了下來,不對外開放的

呂德斯海姆297.JPG  

呂德斯海姆299.JPG

呂德斯海姆300.JPG 

來自法國奧弗涅的傳教士哥亞(Goar,約495年—575年)曾定居在羅蕾萊,以便救助經常遇難的船員,他成為城市的主保聖人,葡萄酒釀造者、船員、陶瓷匠、砌磚工人和小飯店經營者的保護神。羅蕾萊礁石所在的城市和臨近的另一座城市,以他的名字命名為聖高爾豪森(Sankt Goarshausen)和聖高爾(Sankt Goar),而我們就是在聖高爾下船

呂德斯海姆304.JPG

聖高爾對面就是聖高爾豪森,看到岸邊的數字556了嗎?萊茵河的航道就像公路一樣,每隔一定距離就有一塊里程碑,河岸邊有從波登湖岸成是康丁坦茲起的河流距離數字(稱為萊茵公里),剛剛提到的羅蕾萊之岩就是位在554與555之間!

呂德斯海姆302.JPG

呂德斯海姆306.JPG

呂德斯海姆307.JPG

呂德斯海姆311.JPG

呂德斯海姆327.JPG

呂德斯海姆308.JPG

呂德斯海姆309.JPG

呂德斯海姆310.JPG

呂德斯海姆312.JPG

下船後我們再次搭上遊覽車前往用餐處,中餐享用來德國必吃的豬腳餐,還在這裡買了相當便宜的德國紀念品

呂德斯海姆313.jpg

之前搭船的時候沒辦法好好看羅蕾萊之岩,而我們的餐廳剛好就位在羅雷萊之岩的對面!羅蕾萊之岩附近是萊茵河中最危險的河段,一座沙洲矗立在萊茵河中,一側的河流衝擊著河中矗立的礁石,而另一側的河流則相當平緩,這兩股不同速度的河流在沙洲後面匯集到一起,形成很大的漩渦,曾使得不少過往的船隻遇難。

呂德斯海姆314.JPG

羅蕾萊(德語:Loreley)的名字由「Lore」和「Ley」組成,「Ley」在古凱爾特語中是礁石的意思,而「Lore」則來自古德語的「lorlen」,意思是「低聲說話」。羅蕾萊山岩中有一種奇特的自然現象,那是7重回聲。19世紀前,羅蕾萊礁石上有一座小瀑布,水流湍急,形成的回聲效果給人感覺是從礁石中發出竊竊私語般的說話聲,在沒有找到真正原因前,人們曾認為那是居住在礁石岩洞中的小矮人們在竊竊私語。

呂德斯海姆318.JPG

關於羅蕾萊最出名的傳說是,在羅蕾萊礁石上坐著一個名叫羅蕾萊的女人,她用一把金色的木梳梳理著她的金色長髮,過往萊茵河的船員被她美妙的歌聲所吸引,因為沒有注意到危險的湍流和險峻的礁石,而不幸與船隻一起沉入河底。

呂德斯海姆322.JPG

俯瞰羅雷萊之岩(照片取自維基百科)

1200px-Loreley_mit_tal_von_linker_rheinseite

德國著名的浪漫主義詩人海因里希·海涅在1824年創作了敘事詩「羅蕾萊」(德語:Die Lore-Ley),1837年德國作曲家弗里德里希·西爾歇爾(Friedrich Silcher,1789年6月27日—1860年8月26日)為這首詩歌譜曲,從而成為一首世代相傳的德國民歌。

"我不知為了什麼 我會這般悲傷 有一個舊日故事 在心中念念不忘

微風料峭而又幽瞑 靜靜吹過萊茵 夕陽的光輝染紅 染紅了山頂

有一位美麗的姑娘 奇異的高踞高崖 朝陽映在她的臉龐 她梳著她的長髮

思念著遠方的情郎 並且高唱歌一曲 歌唱著一首熱狂生動的旋律

小船中有一位少年 他不覺沉醉神往 忘卻了無情急流 只見山上的姑娘

狂暴的風浪 終於帶走了少年郎 應和著羅雷萊 動人心魂的歌聲"

呂德斯海姆324.JPG

海涅這首傷感的抒情詩在19世紀成為了德國民歌,它在德國是如此的膾炙人口,以至於德意志第三帝國時期,雖然海涅是猶太人,他的作品都被納粹禁止和燒毀,但唯獨這首「羅蕾萊之歌」仍被保留,只不過作者被改成了「匿名」。

呂德斯海姆325.JPG

呂德斯海姆395.JPG

陪伴我們德國旅程的大媽司機~哈妮跟他老公,而他老公這次負責的是可X的團,在旅程上也巧遇了幾次!

呂德斯海姆396.JPG

接著我們即將前往烏帕塔爾搭乘世上獨一無二的懸浮列車,巨匠是市面第一個來走這個行程的踩線團,就連Tony也跟我們一樣第一次嘗鮮,請大家拭目以待吧!!


檢視較大的地圖 

arrow
arrow

    田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